: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24时记时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24时记时法》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82~8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借助时间尺认识24时计时法。
2.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3.能正确进行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换。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灵活转换。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启思激疑
同学们,老师想了解一下大家的生活,我想知道每天10时你们都在做什么?可是每天10时,老师都进入梦乡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怎么区分这两个不同的10时呢?(上午10:00,晚上10:00或10:00,22:00)看来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
像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上午10:00”“晚上10:00”这样前面带个时间词的计时方法,我们称为12时计时法。而像“10:00”“22:00”这样的不用时间词也可以准确区分这两个不同的10时的计时方法,我们称为24时计时法。今天我们就来研究24时计时法。
二、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1.学习24时计时法
学生汇报利用微课课前预习的收获。
师:如果把钟面上时针走过一天的时间展开就是这样的,这就是“时间尺”,时间尺上的红色和蓝色分别代表什么?
时间尺上面有3个12时,它们表示的时刻一样吗?你能在时间尺上找到我们刚才提到的上午10:00和晚上10:00吗?
请你试着在时间尺上找到下面这些时刻的位置。(pad完成互动题)我们刚才在时间尺上找到的这些时刻是用什么计时法表示的?
一天有24时,可以用这把时间尺上的0时到24时表示一天的时间,这是24时计时法, 钟面上只有12时,13时----24时又是怎么回事?
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24时计时法?你知道我们刚才在时间尺上找到的这些时刻是24时计时法中的几时吗?
2.对比理解两种计时法,探究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转换。
你能发现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可以怎样转化呢?
(小组活动)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