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下册《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学设计

:
>

高一物理下册《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是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的第2节内容。


本章作为圆周运动的一个应用实例,是对第五章《曲线运动》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在理解和应用上的进一步加深。


本章的编写主要按以下线索展开:开普勒对行星运动学规律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牛顿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较准确地测定了引力常量,使得万有引力定律有了更实际的应用——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及有关的知识讨论天体和人造卫星的运动情况。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学科知识分析


学生在必修1第四单元学习了牛顿的运动定律,熟练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在必修2第五单元深入学习了物体做圆周运动的条件和向心力的计算公式;在本单元第一节通过开普勒三定律的学习,掌握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对天体运动的兴趣正浓。理论上已经完全具备了接受万有引力定律的能力。


2. 学生能力分析


高一学生数字计算能力较强,而进行公式推导的能力较弱;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强,而创造能力比较欠缺。


3.学生所处环境


我国在航天事业上的突破,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有关宇宙、航天、卫星知识的兴趣。而学生已有的有关宇宙、航天、卫星的知识仅局限于认知阶段,对于它们的规律知之甚少。所以对学习本课内容学生的愿望是迫切的,积极性很高。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A. 理解一切行星的运动是因为太阳对行星存在引力的作用,了解关于解释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不同观点和引力思想的形成过程。


B. 通过开普勒第三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
显示更多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高一物理下册《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学反思

下一篇: 高一物理下册《行星的运动》教学反思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