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
>

六年级语文下册《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 顽强生存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学情分析:


本文是略读课文,篇幅较长。教学过程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先让学生阅读梗概,整体把握梗概内容,简单讲述一些梗概中鲁滨孙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浏览精彩片段,交流精彩片段的精彩之处,以及自己对鲁滨孙的评价或读后的感受。激起学生读整本书的欲望。


评价设计:


1、概括一下鲁滨孙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


2、你喜欢鲁宾孙吗?请你用合适的词语来概括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世界文学宝库里,有许多中国的经典作品,还有许多外国名篇名著。这些名篇名著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同学们,谁能说一说你读过的外国名篇名著。


    学生交流。


同学们,今天老师也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


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简介作品,激发起阅读梗概的兴趣。


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这部小说。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板书: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

>
显示更多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标签: 鲁滨孙漂流记

上一篇: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结:概要

下一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凡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