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第八单元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
>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第八单元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课题1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和氧气的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二单元课题二《氧气的性质》中已经了解到Mg,Fe在氧气中燃烧的知识点,对于本节知识点,教材采用实验事实→归纳的编写方法,重点说明金属的活动性的含义,也就是金属的化学性质的稳定性的定性比较,具体知识板块为:大多数金属在常温下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有难易、剧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映金属的活泼程度:如Mg、Al比较活泼,Fe、Cu次之。教材的重点放在对金属活动顺序的探究上,根据我在教学中一贯采用的实验分组学习交流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并通过对某些金属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设想: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为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特意在我校“科学俱乐部”补做了Mg条、Al片、Cu片与氧气反应的实验。为使对金属活动顺序表的探究紧凑、有效,特意把置换反应的概念放在最后讨论,并在教学过程的最后,通过练习巩固,以求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Fe、Al、Cu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

>
显示更多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九年级化学《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

下一篇: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