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
>
 设计说明 课文介绍了被誉为我国宋代小百科全书的《清明上河图》这一古画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及历史价值。教学中,我以学生自读探究为主,在初步感知古画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补充省略部分内容,借助多媒体,发现古画的价值。
  学前准备 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学生)
  2.查找、收集《清明上河图》的相关资料。(师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
  2.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 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2.体会作者有序而生动的介绍,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激趣导入,揭题解题。(用时:5分钟) 1.上一课我们了解了世界闻名的赵州桥,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幅画。(课件出示图片)
  2.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3.理解“名扬中外”的意思。
  4.这幅画的名字是什么?谈谈你对这幅画的了解。 1.欣赏图片,说说画面上的内容。
  2.理解“名扬中外”的意思。
  3.交流收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分段朗读,划分段落层次。 1.自读课文,读准多音字:作、乘、笼。
  2.说说课文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哪些内容。
  3.分段朗读,根据内容划分段落。 1.多音字组词。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用时:20分钟) 1.自主学习第2~4自然段。
  (1)课件出示突出人多的画面,学生观察图中有哪些人,补充第2自然段省略的内容。
  (2)课件出示体现街市热闹的画面,图文对照,理解“形态各异”。
  (3)自由诵读第4自然段,用“____”画出体现“最有意思”的句子
>
显示更多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教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下一篇: 赵州桥教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