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元素》第二课时教案

:
>

九年级化学上册《元素》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记住并能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2.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过程

方法
 通过元素周期表,学会分类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元素符号的学习,初步形成“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化学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能用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教学难点】对元素符号含义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述】(投影教材P61图3-19)一个不懂汉语的外国学生走进了我们的实验室,看着试剂瓶上的标签上,一脸茫然——因为他一个字也不认识。同样我们走进外国的实验室,也难以认识试剂瓶标签上的文字。

历史上,道尔顿曾用图形加字母的方式作为元素符号。但由于后来发现的元素越来越多,符号设计越来越复杂,不便于记忆和书写,故未能被广泛采用。

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采用国际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各种元素,这就出现了“元素符号”。
 

 

倾听

 

 

 

倾听,理解为什么道尔顿的符号不能被广泛使用。
 

 

 

 

创设学习情境,帮助学生认识体会学习元素符号的必要性。

 
 

环节二、元素符号的书写及元素符号的含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
显示更多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标签: 元素

上一篇: 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教案

下一篇: 九年级化学上册《元素》第一课时教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