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的为人之道 胡雪岩通俗形象的名言

:
>

  胡雪岩的诚信,赢得了更多人的信赖,使得钱庄和当铺越来越红火,大量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向他的手里。

  陈世龙,外号“小和尚”,原是一个整日混迹于湖州街头,吃喝玩赌无所不精的混混。胡雪岩却将他培养成为一个跑江湖、泡官场的得力助手;刘不才,从小就是一个纨绔子弟,嗜赌如命。胡雪岩却能将他收服,担当特殊的“清客”角色,培养他专门和达官阔少们打交道。他们不负重望,为胡雪岩赢得了很多朋友。

  在王有龄任湖州知府期间,湖州的税收都放在阜康钱庄,胡雪岩就在湖州开设了一个分号扩大了钱庄的业务。湖州是浙江有名的蚕丝产地,特别是南浔产的“辑里丝”更是名甲天下。胡雪岩从前在钱庄任跑街时,经常到湖州收账,早就了解到做蚕丝生意很赚钱,洋人十分看好。胡雪岩就在湖州办丝行,用湖州公库的现银扶助农民养蚕,再就地收购湖丝运往杭州、上海,脱手变现,最后解交浙江省“藩库”,从中不需要付任何利息。

  接着他说服浙江巡抚黄宗汉入股开办药店,在各路运粮人员中安排承接供药业务,将药店快速地发展了起来。钱庄是连年战事的受益者,胡雪岩利用避乱上海的苏州潘叔雅、关季重、陆芝香等一班富家公子存入阜康钱庄的202万两现银开办了当铺。上海是淘金的好场所,当他获悉上海地产业有油水可取时,便带上学徒陈世龙,雇了一辆马车进行实地勘查,然后通过外文翻译古应春摸清外商开发上海市场的计划后,抢先购买了洋人准备修造的地界附近的地皮。这样,他很快在地皮上赚了老外一大笔钱。什么叫会做生意,就像胡雪岩所说的:“八个坛子七个盖,盖来盖去不穿帮,这就是会做生意。”

  延伸触角

  钱庄生意给胡雪岩带来了更深远的影响,是它提供了胡雪岩和各类洋行以及洋行的中方买办人物结识的机会。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门户被打开了,为了掠夺各种原料,许多外国商人纷纷来到中国,设立一些专门机构,收购工业原料和土特产品,或开设一些公司,经营某项业务。由于我国习惯于将外来的东西冠之以一个“洋”字,所以也将这些公司或机构统称为“洋行”。“行”字则来自原先“商行”的“行”。到19世纪60年代,广州、上海、天津等地已出现了二百余家“洋行”。而那些经营“洋行”的“洋商”则大发“洋财”。

  随着洋行的发展,为适应贸易需要,方便汇兑,列强开始在我国开办银行。1843年上海开埠后,外国侵略者纷纷在上海设立洋行。在开埠的当年就有11家,三年以后又增至25家。在相当长时间内,西方商人和洋行一直依赖中国商人做媒介——这些买办人物多半出自钱庄,通过他们,把产品输入内地。早期的财务关系,通常也都是经过经纪人或洋行买办和当地钱庄进行清算。

  胡雪岩在认识左宗棠之前,就几乎和上海的所有洋行和著名买办人物打过交道了,他也成为这些外资乐于合作的官员经纪人。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烧毁圆明园,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最终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对列强作出巨大让步。这一历史事件被称为“庚申之变”,庚申之变成为胡雪岩大发展的起点。在庚申之变中,胡雪岩处变不惊,暗中与军界搭上了钩,大量的募兵经费存于胡的钱庄中,后又被王有龄委以“办粮械”、“综理漕运”等重任,几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战时财政款项,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显示更多

上一篇: 俞敏洪经典爱情语录

下一篇: 胡雪岩商道经典语录大全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