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捞针与有难度的写作——东荡子访谈录
:
苏文健:这样的诗句,让人读起来感觉非常的自然,它内在的节奏感、语感很美妙,内在意蕴也很丰富、很高远。
东荡子:这种能力其实是长期的生命体验与自省带来的,是消除黑暗的结果。
苏文健:是的,没有能力的诗人就是仅仅依靠诗歌语言的堆积,玩弄语言的游戏,它缺乏一种内在的质地在里面。这种诗歌缺乏一种切身的生命经验,缺少生动的、鲜活的具体细节,诗歌的内部不具备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因此它就不具备有令人感动的力量因素。
东荡子:逻辑关系,一种很神奇的东西。诗歌句子的逻辑关系,它不仅仅是一种诗意、感情发展的前后关系,还有一种情绪、声音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我们的各种思维发生发展关系等等。这些关系,都很重要。就说声音吧,我跟你现在距离很近,我这么喊你:“文健”(音量比正常音量小一点)。这个时候声音的(叫声的)音量就已经够了,因为距离这么近嘛,这是非常正常的声音效果。如果你没答应,我仍然喊:“文健”(正常声音音量)。如果你还是没有答应,我再喊,会高声一些:“文健”(声音比正常音量马上高一些,干脆一些)。如果你还是没有听见,我的声音就更高了,(砰的拍一下桌子),我喊“文健”(声音音量较之前更高)。这种声音的发展,符合我们的声音发展的感情逻辑。如果突然之间,我就喊,很高的声音喊,当然这种环境不适合我们表演,你可以想象更猛甚至歇斯底里地喊。现在我只能做到这里:“文健”(声音比之前更高),这就基本上不符合我们这个声音发展的逻辑关系。在两种情况下,它是合情合理的,一种是在突发特殊的事件情况下,要么就是我有神经病。这两种情况下,才能解释为什么我突然猛的喊你“文健”。因此当我们写诗的时候,当在这两种特殊情境出现的时候,前面没有铺垫的,后面必须需要补充。有后面的补充,人家才能理解得到它的合情合理;如果后面又没有补充,那么整首诗歌看起来就显得突兀,不自然,甚至不知所云。所以写作,诗歌写作里面对各种逻辑关系的要求,是非常严密的,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而且写到了一个程度的时候,他不知道怎么样往下去发展了,这就是个大问题。本来说一首诗歌写到了这个地方,应该再往下发展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但是他却止步不前了。
>
苏文健:这样的诗句,让人读起来感觉非常的自然,它内在的节奏感、语感很美妙,内在意蕴也很丰富、很高远。
东荡子:这种能力其实是长期的生命体验与自省带来的,是消除黑暗的结果。
苏文健:是的,没有能力的诗人就是仅仅依靠诗歌语言的堆积,玩弄语言的游戏,它缺乏一种内在的质地在里面。这种诗歌缺乏一种切身的生命经验,缺少生动的、鲜活的具体细节,诗歌的内部不具备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因此它就不具备有令人感动的力量因素。
东荡子:逻辑关系,一种很神奇的东西。诗歌句子的逻辑关系,它不仅仅是一种诗意、感情发展的前后关系,还有一种情绪、声音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我们的各种思维发生发展关系等等。这些关系,都很重要。就说声音吧,我跟你现在距离很近,我这么喊你:“文健”(音量比正常音量小一点)。这个时候声音的(叫声的)音量就已经够了,因为距离这么近嘛,这是非常正常的声音效果。如果你没答应,我仍然喊:“文健”(正常声音音量)。如果你还是没有答应,我再喊,会高声一些:“文健”(声音比正常音量马上高一些,干脆一些)。如果你还是没有听见,我的声音就更高了,(砰的拍一下桌子),我喊“文健”(声音音量较之前更高)。这种声音的发展,符合我们的声音发展的感情逻辑。如果突然之间,我就喊,很高的声音喊,当然这种环境不适合我们表演,你可以想象更猛甚至歇斯底里地喊。现在我只能做到这里:“文健”(声音比之前更高),这就基本上不符合我们这个声音发展的逻辑关系。在两种情况下,它是合情合理的,一种是在突发特殊的事件情况下,要么就是我有神经病。这两种情况下,才能解释为什么我突然猛的喊你“文健”。因此当我们写诗的时候,当在这两种特殊情境出现的时候,前面没有铺垫的,后面必须需要补充。有后面的补充,人家才能理解得到它的合情合理;如果后面又没有补充,那么整首诗歌看起来就显得突兀,不自然,甚至不知所云。所以写作,诗歌写作里面对各种逻辑关系的要求,是非常严密的,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而且写到了一个程度的时候,他不知道怎么样往下去发展了,这就是个大问题。本来说一首诗歌写到了这个地方,应该再往下发展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但是他却止步不前了。
>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