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仅凭盗版假货吸引了3亿人?
作为一家创业不足三年的公司,不仅实现了月销千亿的逆天纪录,还迅速在纳斯达克上市,一跃成为国内第七大互联网公司,创始人的身家跻身全国前二十。这当然是一则教科书级的创业神话。
拼多多的崛起,年轻的黄峥团队做对了很多事情。
他们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的社交化红利,以人而不是货为节点,驱动商品的裂变式营销,这可能代表了未来互联网电商的主流模式。随着线上流量的枯竭,社群的运营及内容裂变,正成为电商的新动力源。
拼多多在交互体验和增长黑客上,进行了诸多的微创新。它不断地鼓励和诱导用户转发——当然这得到了投资人腾讯的特殊权限,以近乎零成本的方式,刺激了新用户的增加和销售的发生。
拼多多把目标用户定位于中低收入的价格偏好者人群,以极度的性价比撬动了人数最多的感性消费者市场。这一路径与当年的淘宝网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拼多多发生在移动端,并且是以更高效率的去中心化模式。
他们在资本的支持下,以高密度的广告轰炸,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平台型品牌的引爆。这一手段,黄峥应该是从他的老师段永平那里学来的。当今中国的三大广告金主,vivo、OPPO和拼多多,系出同门,也是一则“佳话”。
所以,拼多多的身上,流着腾讯的血,穿着阿里的鞋,挥舞着段永平式的斧头,的确是一个如假包换的中国搏命少年。
拼多多今天碰到的困境,则是一个老问题。黄峥的师傅们和中国制造,在过往很多年都一一遇到过。我简单归结一下有四条。
其一,假冒不等于伪劣。假力士皂的质量不比真力士皂差多少,但价格只有后者的几分之一,所以,假冒者、山寨货是在造福消费者;
其二,低价约等于低质。作为消费者,你愿意花7.5元钱去买一斤奶粉,你就应该知道这里面到底有多少牛奶成分。如果你真认为花288元就能买到一部跟iPhone一样的手机,那不是我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