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仅凭盗版假货吸引了3亿人?
关于拼多多,我读到了两份分析报告。
一份是天风零售提供的。它用爬虫技术统计了6月27日到7月27日期间,拼多多家电销售额排名TOP100的商品,结果发现,涉嫌假冒品牌的商品共39个,在总销售额的占比为57.82%,销售量占比为63.37%。
天风零售还总结了假冒品牌的三种套路:采用和知名品牌一致的中文名称,但是英文LOGO不同;在知名品牌前后增加小字;借用其他品类的知名品牌名称。
也就是说,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的假冒技能似乎并没有升级。
另外一份是华尔街见闻的见智研究所做的抽样调查,他们统计了电器、母婴、食品饮料、日用品、服饰5个大品类12个品种中涉及普通消费者日常使用的56款产品,以拼多多公布的已拼单数和拼单价格计算,上述产品总计销售总额(GMV)为5.8亿人民币。
见智研究所得出的核心结论有两个:
其一,在总计5.8亿的销售额中,疑似仿冒产品的销售额为2.58亿元,占比44.53%;
其二,单个产品的划线价格远超正常范围。划线价格整体上是拼团价格的10倍。研究人员查阅了同类产品在其他电商平台的划线价格,拼多多平台的划线价格存在刻意过分夸大的现象。
这两份报告都严重“诋毁”了拼多多的商誉,但是到今天,未见公司有任何的正式回应,我只能视之为事实。
拼多多是一个新东西,但它碰到的是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