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年味
:
吃完饭后,大家围着桌子聊会儿天后,就各自散去。临走时,外婆必说的一句话时,晚上记得早点来吃夜饭。吃完午饭又吃夜饭的习俗,在农村似乎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我想是由于准备的菜太多,留着自己一家人吃又吃不完,还不如再继续留吃一顿夜饭。夜饭就没那么复杂了,就是简单的热冷菜,之后又重复着吃饭的场景,但那种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气氛却是一年中少有的。我向来喜欢安静,但我也不排斥热闹,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热闹后的那种人去楼空的冷清,这样的情感落差,至今我也不能坦然接受。饭后,外婆又会去厨房忙活一阵子,做一锅醪糟鸡蛋汤,每人一碗。在我的印象中,醪糟鸡蛋汤几乎成了外婆家每次请客后的一道名菜。
农村大年三十晚上,放烟花的人家不是很多,毕竟生在农村的人大多比较节俭。当然,那些返乡回家的年轻人,包里或多或少都有些钱,见过外面的花花世界,自然不会心痛烟花那点钱了。农村的烟花在我看来,有一种违和感,宁静的夜空,不应该是所有思乡者仰望的地方吗?吃完饭,我会选择坐在坝子外的阶梯上,静静的看着远方,听听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而外公外婆母亲和父亲则会挤在小屋里看春晚,或者是播放外公最喜欢的云南山歌碟片。我是有些不喜欢云南山歌的,因为家里就一台电视,每次外公看云南山歌,我都不得不陪在旁边看。云南山歌不过是些《花心婆娘爱帅哥》之流的内容,几个简单的人物,几乎全场都在唱,我甚至能哼出哎呦我的妈啊这样的腔调。同一小队有一个云南山歌迷,边干农活边唱云南山歌,那时外公表现的还有点羡慕的样子。现在想想,那时的我的确太过孩子气。
去年年底过年时,我没有回家,一是外婆不在老家了,二是老家已经没有了那种我想要的年味了。儿时的小伙伴都各自长大成人,有些觉得路程太远,或者是因车票不好买的原因,都没有回家,回家的那些人,碰见时又觉得彼此之间间隔的岁月太多,一种陌生感拉长了距离,剩下的就是几句简单的问候之类的客套话。记得儿时,都会玩玩小鞭炮,拿着兜里少的可怜的压岁钱,买一盒,然后是非常珍惜的玩上大半天。记得有一年,我突发奇想,想在坝子边的牛粪堆里玩玩鞭炮,就是把鞭炮插进牛粪里,然后点燃就跑。可是当时我手里的小鞭炮是那种引线燃烧的非常快的那种,刚点燃,我还没来得及转头,鞭炮就爆炸了,一脸的牛粪,新衣服也沾了不少,至今想着也觉得挺好笑的。
过年时不回家,给我感觉也不是很坏。平日里车来车往的街道死一般安静,平日里开门做生意的店铺紧闭大门,夜晚的烟花爆竹声接连不断,这些都让我心里倍感孤独。去年大三十晚上自己晚归后,买不到什么像样的吃的,我只能吃泡面,心里的确有些酸楚。我可能是那种不喜欢在吃穿上面讲究的人,我非常随意,我也非常容易满足,所以造就了我今天的尴尬人生处境。
记得那天,我一个人戴着耳机,穿过了一条悠长深远的小巷,风吹的两旁的卷帘门哗哗作响,我的脚步有些漫不经心,心里老想着那些儿时的浓浓年味,一种莫名的孤独感阵阵袭上心头。我似乎突然想起来了,我是这座城市不愿离开的过客,我在驻足,我在停留。我不知道这座城市有什么值得我留下,但我的确留了下来?我似乎在等待什么,但我又不知道自己会在这样的孤独中能坚持多久?
>
吃完饭后,大家围着桌子聊会儿天后,就各自散去。临走时,外婆必说的一句话时,晚上记得早点来吃夜饭。吃完午饭又吃夜饭的习俗,在农村似乎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我想是由于准备的菜太多,留着自己一家人吃又吃不完,还不如再继续留吃一顿夜饭。夜饭就没那么复杂了,就是简单的热冷菜,之后又重复着吃饭的场景,但那种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气氛却是一年中少有的。我向来喜欢安静,但我也不排斥热闹,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热闹后的那种人去楼空的冷清,这样的情感落差,至今我也不能坦然接受。饭后,外婆又会去厨房忙活一阵子,做一锅醪糟鸡蛋汤,每人一碗。在我的印象中,醪糟鸡蛋汤几乎成了外婆家每次请客后的一道名菜。
农村大年三十晚上,放烟花的人家不是很多,毕竟生在农村的人大多比较节俭。当然,那些返乡回家的年轻人,包里或多或少都有些钱,见过外面的花花世界,自然不会心痛烟花那点钱了。农村的烟花在我看来,有一种违和感,宁静的夜空,不应该是所有思乡者仰望的地方吗?吃完饭,我会选择坐在坝子外的阶梯上,静静的看着远方,听听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而外公外婆母亲和父亲则会挤在小屋里看春晚,或者是播放外公最喜欢的云南山歌碟片。我是有些不喜欢云南山歌的,因为家里就一台电视,每次外公看云南山歌,我都不得不陪在旁边看。云南山歌不过是些《花心婆娘爱帅哥》之流的内容,几个简单的人物,几乎全场都在唱,我甚至能哼出哎呦我的妈啊这样的腔调。同一小队有一个云南山歌迷,边干农活边唱云南山歌,那时外公表现的还有点羡慕的样子。现在想想,那时的我的确太过孩子气。
去年年底过年时,我没有回家,一是外婆不在老家了,二是老家已经没有了那种我想要的年味了。儿时的小伙伴都各自长大成人,有些觉得路程太远,或者是因车票不好买的原因,都没有回家,回家的那些人,碰见时又觉得彼此之间间隔的岁月太多,一种陌生感拉长了距离,剩下的就是几句简单的问候之类的客套话。记得儿时,都会玩玩小鞭炮,拿着兜里少的可怜的压岁钱,买一盒,然后是非常珍惜的玩上大半天。记得有一年,我突发奇想,想在坝子边的牛粪堆里玩玩鞭炮,就是把鞭炮插进牛粪里,然后点燃就跑。可是当时我手里的小鞭炮是那种引线燃烧的非常快的那种,刚点燃,我还没来得及转头,鞭炮就爆炸了,一脸的牛粪,新衣服也沾了不少,至今想着也觉得挺好笑的。
过年时不回家,给我感觉也不是很坏。平日里车来车往的街道死一般安静,平日里开门做生意的店铺紧闭大门,夜晚的烟花爆竹声接连不断,这些都让我心里倍感孤独。去年大三十晚上自己晚归后,买不到什么像样的吃的,我只能吃泡面,心里的确有些酸楚。我可能是那种不喜欢在吃穿上面讲究的人,我非常随意,我也非常容易满足,所以造就了我今天的尴尬人生处境。
记得那天,我一个人戴着耳机,穿过了一条悠长深远的小巷,风吹的两旁的卷帘门哗哗作响,我的脚步有些漫不经心,心里老想着那些儿时的浓浓年味,一种莫名的孤独感阵阵袭上心头。我似乎突然想起来了,我是这座城市不愿离开的过客,我在驻足,我在停留。我不知道这座城市有什么值得我留下,但我的确留了下来?我似乎在等待什么,但我又不知道自己会在这样的孤独中能坚持多久?
>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