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选修6《公众参与》 教案 (新人教版)

:
>

总第57课时 第二十周 星期二 第三节 公众参与

【学习目的】:

1.认识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约的情况。

【学习重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案例分析法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公众参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取得成功的关键

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事情,而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从根本上讲,需要全人类在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发生根本的变革。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因为只有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使环境保护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责任和使命,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型文化观念,自觉约束自身行为,协助政府推动环境保护的发展,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二、公众参与的主要形式

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积极参加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1.民间环境保护组织(NGO)

优势:

①拥有专业的知识、技术及调查能力

②拥有更加单纯的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创造力

③引起了更广泛的基层团体的参与和支持。

作用(工作方向):

①环境和生态的教育与研究;

②协助政府执行环境政策;

③监督企业的行为,与企业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及服务。

>
显示更多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新人教版选修6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教案

下一篇: 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六导学案 4.5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