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科学教案《声音的变化》
3.声音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使学生知道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越低。
3.要求学生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能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4.让学生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起来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知道物体振动幅度在,声音越强;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使学生知道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越低。
3.要求学生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能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
尺子、玻璃杯、小木棒、大小纸盒、橡皮筋、长短不同的三颗钉子、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谈话:你们唱歌时音调是一样的吗?声音有高有低、有弱有强,我们能观察到声音的这些变化吗?声音的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探索活动。
1.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1)老师讲解实验方法。(见课本29面的说明。)
(2)老师提出实验要求:(见课本29面的说明。)
(3)学生实验活动。
注意观察尺子的振动幅度及声音的强弱。
(4)交流实验结果。
描述尺子振动幅度的大小及与声音强弱之间有什么关系?
(5) 师生一起小结: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