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直角三角形单元检测卷 含答案
:
(120分,9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tan 45°的值为( )
A. B.1 C. D.
2.在Rt△ABC中,已知∠C=90°,∠A=40°,BC=3,则AC等于( )
A.3sin 40° B.3sin 50° C.3tan 40° D.3tan 50°
3.等腰三角形底边与底边上的高的比是2,则顶角为( )
A.60° B.90° C.120° D.150°
4.为了测量被池塘隔开的A,B两点之间的距离,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如图所示的图形,其中AB⊥BE,EF⊥BE,AF交BE于点D,C在BD上.有四位同学分别测量出以下4组数据:①BC,∠ACB;②CD,∠ACB,∠ADB;③EF,DE,BD;④DE,DC,BC.能根据所测数据,求出A,B间距离的有( )
A.1组 B.2组 C.3组 D.4组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5.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内有一点D,AD=5,BD=6,CD=4,将△ABD绕点A逆时针旋转,使AB与AC重合,点D旋转到点E,则tan∠CDE的值是( )
A. B.3 C. D.
6.如图①,将一个Rt△ABC形状的楔子从木桩的底端点P处沿水平方向打入木桩底下,使木桩竖直向上运动,已知楔子斜面的倾斜角为20°,若楔子沿水平方向前移8 cm(如图②),则木桩大约上升了(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参考数据:sin 20°≈0.34,cos 20°≈0.94,tan 20°≈0.36)( )
A.2.9 cm B.2.2 cm C.2.7 cm D.7.5 cm
7.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D∥BC,∠B=45°,∠C=120°,AB=8,则CD的长为( )
A. B.4 C. D.4
8.李红同学遇到了这样一道题:求tan
>
第二十六章达标检测卷 (120分,9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tan 45°的值为( )
A. B.1 C. D.
2.在Rt△ABC中,已知∠C=90°,∠A=40°,BC=3,则AC等于( )
A.3sin 40° B.3sin 50° C.3tan 40° D.3tan 50°
3.等腰三角形底边与底边上的高的比是2,则顶角为( )
A.60° B.90° C.120° D.150°
4.为了测量被池塘隔开的A,B两点之间的距离,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如图所示的图形,其中AB⊥BE,EF⊥BE,AF交BE于点D,C在BD上.有四位同学分别测量出以下4组数据:①BC,∠ACB;②CD,∠ACB,∠ADB;③EF,DE,BD;④DE,DC,BC.能根据所测数据,求出A,B间距离的有( )
A.1组 B.2组 C.3组 D.4组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5.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内有一点D,AD=5,BD=6,CD=4,将△ABD绕点A逆时针旋转,使AB与AC重合,点D旋转到点E,则tan∠CDE的值是( )
A. B.3 C. D.
6.如图①,将一个Rt△ABC形状的楔子从木桩的底端点P处沿水平方向打入木桩底下,使木桩竖直向上运动,已知楔子斜面的倾斜角为20°,若楔子沿水平方向前移8 cm(如图②),则木桩大约上升了(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参考数据:sin 20°≈0.34,cos 20°≈0.94,tan 20°≈0.36)( )
A.2.9 cm B.2.2 cm C.2.7 cm D.7.5 cm
7.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D∥BC,∠B=45°,∠C=120°,AB=8,则CD的长为( )
A. B.4 C. D.4
8.李红同学遇到了这样一道题:求tan
>
显示更多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