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
自贻伊戚
成语:自贻伊戚 拼音:z y yī qī 意思解释:贻:遗留;伊:此;戚:忧愁,悲哀。比喻自寻烦恼,自招忧患。 故事典故:《诗经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 造句:审得甄廷诏误用药而死于淫,春花婢醉汇事而死于悔,皆~,无为可抵。(明凌濛初《二刻拍 -
自我作古
成语:自我作古 拼音:z wǒ zu gǔ 意思解释:作古:创始。由我创造。指不沿袭前人。 故事典故:唐刘知己《史通称谓》:唯魏收远不师古,近非因俗,自我作故,无所宪章。 造句:康乐称太傅为宗衮,子建称孟德为家王,皆~。(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五) -
自轻自贱
成语:自轻自贱 拼音:z qīng z jin 意思解释:贱:藐视。自己看不起自己。多指自己降低身份。 故事典故: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二:又且他家差老园公请你,有凭有据,须不是你自轻自贱。 造句: -
自力更生
内容维护中 -
自用则小
成语:自用则小 拼音:z yng z xiǎo 意思解释:自用: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不虚心向人求教。主观武断,就办不成大事。 故事典故:《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 -
自信不疑
成语:自信不疑 拼音:z xn strong y 意思解释:相信自己,绝不怀疑。 故事典故: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为政之日,自信而不疑。 造句: -
自怨自艾
成语:自怨自艾 拼音:z yun z y 意思解释:怨:怨恨,悔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错误。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 故事典故:《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 造句:但倘有不知道~的人,想将这位先生送进疯人院去,我 -
自食其恶果
成语:自食其恶果 拼音:z sh q guǒ 意思解释: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 故事典故: 造句:玩火者只会~。 -
自相惊忧
成语:自相惊忧 拼音:z xiāng jīng rǎo 意思解释:自己人互相惊动扰乱,造成不安。 故事典故:《左传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造句: -
自由放任
成语:自由放任 拼音:z yu fng rn 意思解释:不加约束,任它自由发展。 故事典故: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