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
自告奋勇
成语:自告奋勇 拼音:z go fn yǒng 意思解释:告:称说,表示。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 故事典故: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这饶守原本只有这一个狮子国;因为上头提倡游学,所以他自告奋勇,情愿自备资斧,叫儿子出洋。 造句:好心的渔户 -
孳蔓难图
成语:孳蔓难图 拼音:zī mn nn t 意思解释:孳:同滋,长也;蔓:繁生、蔓延。比喻坏的事物绝不能任令它蔓延开来,否则,便难以收拾。 故事典故:《左传隐公元年》: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造句:危害老百姓的恶势力必须趁早铲除,否则~,便不堪设想了。 -
自取其咎
成语:自取其咎 拼音:z qǔ q ji 意思解释:自己造成灾祸或自己找罪受。 故事典故: 造句: -
自强不息
成语:自强不息 拼音:z qing strong xī 意思解释: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故事典故:《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造句:一个国家要想强盛,必须要有~的精神。 -
自惭形秽
成语:自惭形秽 拼音:z cn xng hu 意思解释: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渐愧。 故事典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造句:她~般只呆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不敢发一言。(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 -
自吹自擂
成语:自吹自擂 拼音:z chuī z li 意思解释:擂:打鼓。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故事典故: 造句:就这样,清朝统治集团所~的中兴大业,转眼间已成一场春梦。(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 -
自坏长城
成语:自坏长城 拼音:z hui chng chng 意思解释: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坏自己的事业。 故事典故:《南史檀道济传》:乃坏汝万里长城。 造句: -
自食其力
成语:自食其力 拼音:z sh q l 意思解释: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来生活。 故事典故:《礼记礼器》:食力无数。陈浩集说:食力,自食其力之人。 造句:居贫,~,隐田里间,以教授为业,非义不为,人敬惮之。(明李昌祺《剪灯余话泰山御史传》) -
自得其乐
成语:自得其乐 拼音:z d q l 意思解释: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故事典故: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白翎雀生于乌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鸣,自得其乐。 造句:老头儿有个老伴儿,带一个伙计,就这么活着,倒也~。(朱自清《杂文遗集蒙自杂记》) -
自讨苦吃
成语:自讨苦吃 拼音:z tǎo kǔ chī 意思解释:讨:招惹。自己找苦吃。 故事典故: 造句:可是我有一种毛病,自己也疑心是~的要苗,就是偶尔要想想。(鲁迅《华盖集碰壁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