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测量》教学反思

:
>

三年级《测量》教学反思

测量产生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二年级,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千克”和“克”,这是测量的第一阶段;在三年级上学期,学生继续学习“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这是测量的第二阶段。

成功之处:

1.注重操作体验,理解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在教学中,让学生实际进行测量物品的长度,量一量课本的长、宽、厚,文具盒的长、宽和厚,比划1毫米、1分米的长度,同时借助学生准备的一分硬币、商品会员卡、光盘、茶叶筒等物品进一步加深对毫米、分米的认识。

2.构建知识网络,让学生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在小学阶段已全部教授完毕,如何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如何记忆这些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如何把数学课本读厚读薄,这是我在教学中重点进行关注的问题。在进行整理复习内容中,我教给学生如何把分散的知识点进行联结,先由点到面,再由局部到整体,让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使分散的、点状的、无序的知识点罗织成集中的、线状的、有序的知识内容。

不足之处:

学生课外测量的物品还稍显欠缺一些,可以让学生在家对物品进行测量,到超市掂一掂、称一称,加强课外作业的布置练习,利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更好地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进行估计和测量。

>
显示更多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标签: 测量教学反思

上一篇: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反思

下一篇: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