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
>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以及它带给我们的乐趣。
  2.体会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有趣,增加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学前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回顾内容,问题引导(用时:3分钟) 1.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2.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感受金色的草地带给“我”和弟弟的快乐以及草地的神奇) 1.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2.明确学习目标。 5.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品词析句,体验快乐(用时:18分钟) 1.引导学生理解“金色”的由来。
  2.引导学生感受兄弟俩玩耍的快乐。
  3.指导朗读。 1.读课文,结合收集的蒲公英图片、理解草地变金色的原因。
  2.研读描写兄弟俩玩耍的句子,感受蒲公英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3.朗读第2自然段。 6.“一本正经”“假装”是什么意思?这两个词语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悟结合,感受神奇(用时:16分钟) 1.引导思考:作者发现草地有什么秘密?
  2.组织交流:你注意到颜色变化和什么有关?
  3.两次发现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4.指导朗读。 1.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我”先发现了什么?接着又发现了什么?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语句。(课件出示)
  2.通过理解重点词:“起得早、中午回家、傍晚的时候”等词了解草地变化的原因。
  3.学生自主交流蒲公英花的特征与形态。
  4.朗读第3自然段。 7.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1)早晨:
  草地的颜色()
  花瓣形态()
  (2)中午:
  草地的颜色()
  花瓣形

>
显示更多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标签: 金色的草地

上一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下一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