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2课知识点

:
>

第1—3课
1.四大文明古国比较简表
古国 时间 大河流域 文明象征
古埃及 约公元前3500年 尼罗河流域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古巴比伦 约公元前3500年 两河流域(“新月沃地”) 《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
古印度 约公元前2500年 印度河、恒河 种姓制度
古中国 约公元前2070年 黄河、长江流域 分封制
3.种姓制度建立者:雅利安人
等级名称 社会阶层 职责与义务
1.婆罗门 祭司、贵族 掌管祭司、掌握神权
2.刹帝利 国王、武士、官吏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3.吠舍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
4.首陀罗 被征服居民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其他 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特点: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4.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2)教义: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同时宣扬“忍耐顺从”。
(3)发展: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4)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5.《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1.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 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小国寡民。
2.古希腊繁荣的成邦:雅典、斯巴达
3.城邦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
4.伯利克里时期雅

>
显示更多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

下一篇: 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教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