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句子摘抄来自张晓风散文集
:
101、 河开之际,大约略如蜿蜒的巨龙在翻身欠腰,骨节舒张,格格作响,一时如千枚水雷乍爆。 ——张晓风 《星星都已经到齐了》
102、 我有一袋贝壳,是以前旅游时陆续捡的。有一天,整理东西,忽然想到它们原是属于海洋的。它们已经暂时陪我一段时间了,一切尘缘总有个了结,于是决定把它们一一放回大海。 而我的父亲呢?父亲也被归回到什么地方去了吗?那曾经剑眉星目的英飒男子,如今安在?我所挽留不住的,只能任由永恒取回 。而我,我 是那因为一 度拥有贝壳而聆听了整个海潮音的小孩。 ——张晓风 《星星都已经到齐了》
103、 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张晓风 《我在》
104、 其实人与人之间,或为亲情或为友情或为爱情,哪一种亲密的情谊不是基于我在这里、当好你也在这里的前提?一切的爱,不就是“同在”的缘分吗? ——张晓风
105、 受伤,这种事是有的——但是你要保持一个完完整整不受伤的自己做什么用呢? ——张晓风
106、 夜空里,繁星如一春花事,腾腾烈烈,开到盛时,让人担心它简直自己都不知该如何去了结。 ——张晓风
107、 我们只有这一生,这是我们唯一的筹码,我们要活在一起下注。 我们只有这一生,这是我们唯一的戏码,我们要同台演出。 ——张晓风 《从俗》
108、 但因懒得争辩,我便去偷了一句宋人周美成的词来用,“一一风荷举”,其实说得顺一点是“风荷一一举”,翻成白话就是“在风中,荷花一朵一朵挺立,且擎举其华美”。我因自己名字中有个“风”字,对风中的荷花叶格外觉其十里清馨。世间万物,或如荷花,或如橘柚之花,皆各有其芳香郁烈,而我是 那多事的风, 把众香气 来作四下播扬。 ——张晓风 《一一风荷举》
109、 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旅行的那个部分,我会说,我喜欢回程时飞机轮胎安然在跑道上着陆的那一刹。那么笃定的归来的感觉。终于,回到自家的土地上来了,在地球的象限中我最最钟爱的最最依恋的坐标点。 唐代有个姓吉的诗人曾写过一句诗:“放尔千山万水身。” 意思是说,放纵你那原来属于千山万水 的生命而重回 到千山万 水中去吧! ——张晓风 《星星都已经到齐了》
110、 我们是活生生的人,我们不是小说,我们要朝朝暮暮,我们要活在同一个时间,我们要活在同一个空间,我们要相厮相守,相牵相挂,于是我放弃飞腾,回到人间,和一切庸俗的人同其庸俗。 如果相爱的结果是我们平凡,让我们平凡。 ——张晓风 《从俗》
>
101、 河开之际,大约略如蜿蜒的巨龙在翻身欠腰,骨节舒张,格格作响,一时如千枚水雷乍爆。 ——张晓风 《星星都已经到齐了》
102、 我有一袋贝壳,是以前旅游时陆续捡的。有一天,整理东西,忽然想到它们原是属于海洋的。它们已经暂时陪我一段时间了,一切尘缘总有个了结,于是决定把它们一一放回大海。 而我的父亲呢?父亲也被归回到什么地方去了吗?那曾经剑眉星目的英飒男子,如今安在?我所挽留不住的,只能任由永恒取回 。而我,我 是那因为一 度拥有贝壳而聆听了整个海潮音的小孩。 ——张晓风 《星星都已经到齐了》
103、 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张晓风 《我在》
104、 其实人与人之间,或为亲情或为友情或为爱情,哪一种亲密的情谊不是基于我在这里、当好你也在这里的前提?一切的爱,不就是“同在”的缘分吗? ——张晓风
105、 受伤,这种事是有的——但是你要保持一个完完整整不受伤的自己做什么用呢? ——张晓风
106、 夜空里,繁星如一春花事,腾腾烈烈,开到盛时,让人担心它简直自己都不知该如何去了结。 ——张晓风
107、 我们只有这一生,这是我们唯一的筹码,我们要活在一起下注。 我们只有这一生,这是我们唯一的戏码,我们要同台演出。 ——张晓风 《从俗》
108、 但因懒得争辩,我便去偷了一句宋人周美成的词来用,“一一风荷举”,其实说得顺一点是“风荷一一举”,翻成白话就是“在风中,荷花一朵一朵挺立,且擎举其华美”。我因自己名字中有个“风”字,对风中的荷花叶格外觉其十里清馨。世间万物,或如荷花,或如橘柚之花,皆各有其芳香郁烈,而我是 那多事的风, 把众香气 来作四下播扬。 ——张晓风 《一一风荷举》
109、 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旅行的那个部分,我会说,我喜欢回程时飞机轮胎安然在跑道上着陆的那一刹。那么笃定的归来的感觉。终于,回到自家的土地上来了,在地球的象限中我最最钟爱的最最依恋的坐标点。 唐代有个姓吉的诗人曾写过一句诗:“放尔千山万水身。” 意思是说,放纵你那原来属于千山万水 的生命而重回 到千山万 水中去吧! ——张晓风 《星星都已经到齐了》
110、 我们是活生生的人,我们不是小说,我们要朝朝暮暮,我们要活在同一个时间,我们要活在同一个空间,我们要相厮相守,相牵相挂,于是我放弃飞腾,回到人间,和一切庸俗的人同其庸俗。 如果相爱的结果是我们平凡,让我们平凡。 ——张晓风 《从俗》
>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