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城实习报告

:
>

  大学城内交通以内环、中环、外环 3 条环路和 12 条放射线形成的“三环十二射”的路网形态形成开放式路网 , 对外道路则以快速道路及隧道构成。此外 , 规划将主要由学校运作的教学科研区形成分散的功能组团, 各组团以生态主题公园形成独特的“软核心” , 五个组团通过轨道交通衔接形成“软核网络”。

  4 ) 大学城对外交通系统结构规划

  大学城对外交通系统有东侧京珠高速公路、城市中部快速路、南侧金山大道、金山大道延长线,以及贯穿大学城南北的地铁 4 号线和沿中环南侧走向的地铁 7 号线。

  5 ) 大学城教学区布局规划

  大学城首期建设的小谷围岛约 17.9 平方公里,进驻十所高校,分别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学院、广州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

  大学城中首批进驻大学城的这十所高校分为 5 个组团:组团一为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位于大学城北侧;组团二为广东药学院、华南理工大学,位于大学城东侧;组团三为广东工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位于大学城南侧;组团四为广州大学,位于大学城西南角;组团五为星海音乐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位于大学城西北侧。

  6 ) 大学城绿化与生态结构体系规划

  大学城绿化与生态结构体系设计过程中强化城市“绿心”的整体功能,在用地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开放式网络状、绿化生态系统,以“两心、两轴、四环、五廊、六核”的形式,形成绿色城市户外游憩空间序列,实现人类“回归自然”的理想。 其中,两心为严格控制大学城南北两区山林地及农业生态保护区,作为大学城内部两个片区“绿心”;两轴为充分发挥南北两区中央珠江水道的生态功能作为“兰轴”,强调南北向城际功能主轴的绿化生态作用,作为“绿轴”;四环为在南北两区结合,河道、公路防护带主干道及过境环状绿化,形成生态屏障;五廊为结合水系及主导风向,设置五条绿化廊道遍向珠江,加强大学城与珠江的生态关联,形成拥抱珠江的整体态势,不仅导风散热,而且将人流引向江面,回归自然;六核为在各主要功能单元内均布置组团公共绿地,形成六个“绿核”。

  二、实地考察广州大学城规划实施现状

  本次实习主要分为 2 大部分: 1. 坐车观看外环、中环、内环; 2. 步行考察中山大学内部结构。一直听闻大学城中建设了全国少有的,把电力、通讯、燃气、供水等市政管线统一规划统一布线的综合管沟,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亲眼瞧瞧,实属遗憾。

>
显示更多

上一篇: 广州社会工作实习报告

下一篇: 广商仿真公司实习报告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