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山
:
小茅屋里走出来一男一女,男的披着“擦耳瓦”,女的穿着百褶七彩裙。
“倮倮下山了——”最先发现这一状况的,是放牛的二狗子。二狗子年岁不大,脑子里大约还尚残存着幼时大人的恐吓:“不听话哇,不听话等倮倮用擦耳瓦把你裹起,背上山去当‘儿娃子’”。因此,惊恐之下二狗子连牛也顾不上牵,一路咋呼着就往路边冲,并将这消息迅速传遍沿路而居的几户人家。
川西山间,原本就是彝汉杂居地带,历史上曾有过彝人抢去汉人小孩,充做奴役的现象。虽然八十年代的川西早已不存在这样的情况,但由于民族间沟通交流匮乏,彼此不了解,猜忌、防备之心仍然严重,当地汉人仍旧称呼彝人为“倮倮”。
当然,时隔三十年后的今日,若再回到这座村庄,你会发现彝汉之间已经完全和谐交融。但在当时,“倮倮下山了”仍是杂居地带汉人制约不听话孩子最管用的话语。
“倮倮”下山了?怀着疑问聚集到一起的村民们正在窃语议论时,那一男一女已牵着二狗子慌乱之中丢下的牛,一路跟着找寻过来。
………
2
众人抬头这一望眼,却突然停止窃语安静下来。
>
小茅屋里走出来一男一女,男的披着“擦耳瓦”,女的穿着百褶七彩裙。
“倮倮下山了——”最先发现这一状况的,是放牛的二狗子。二狗子年岁不大,脑子里大约还尚残存着幼时大人的恐吓:“不听话哇,不听话等倮倮用擦耳瓦把你裹起,背上山去当‘儿娃子’”。因此,惊恐之下二狗子连牛也顾不上牵,一路咋呼着就往路边冲,并将这消息迅速传遍沿路而居的几户人家。
川西山间,原本就是彝汉杂居地带,历史上曾有过彝人抢去汉人小孩,充做奴役的现象。虽然八十年代的川西早已不存在这样的情况,但由于民族间沟通交流匮乏,彼此不了解,猜忌、防备之心仍然严重,当地汉人仍旧称呼彝人为“倮倮”。
当然,时隔三十年后的今日,若再回到这座村庄,你会发现彝汉之间已经完全和谐交融。但在当时,“倮倮下山了”仍是杂居地带汉人制约不听话孩子最管用的话语。
“倮倮”下山了?怀着疑问聚集到一起的村民们正在窃语议论时,那一男一女已牵着二狗子慌乱之中丢下的牛,一路跟着找寻过来。
………
2
众人抬头这一望眼,却突然停止窃语安静下来。
>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