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她流太多的泪水

:
>

  如果1.2两条都具有,那这歌曲一定会流行开来(歌手的演唱技能更不可少).那么这首巫启贤的<<团圆>>笔者认为都具备了.怎么突然想起了这首老歌呢?还是要感谢"同一首歌"栏目了,可能这样的老歌,在人生阅历不同的阶段的时候有不同的感受。如果说当初喜欢这首个的原因是因为曲调的话,那么现在喜欢的却是歌词了."一个人孤孤单单走到海角天边,偶尔想从前回味成长的酸和甜",歌曲开头就谈到了,本来歌曲就是唱个有阅历的人听的.一个人从少年不识愁滋味,到了"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的年龄了."如果是依然事业未成如我辈,用岳飞那句话: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有些悲壮,听听这音乐依然可以给自己打气,依然保持那份久违的梦想.

  没有这样阅历的人,是没有这种感受的,更谈不上共鸣了.比如,以前常常听到几岁的孩子唱起来,<<好汉歌>>,唱起了<<九月九的酒>>,唱起了<<纤夫的爱>>,唱起了<<心太软>>......总觉得好笑,但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好笑.感觉上,这些歌曲不应该是他们唱的,但是大人们流行了,小孩子那里管那么多?跟着唱,可他们只是凑热闹罢了,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更别谈什么内涵了.现在更为明白了觉得不适合的原因,更为主要是他们没有经历过一些东西,所以根本谈不上感受,更不用说共鸣了!

  对于一路走过来的人来说,一首歌也许就是一段故事,一首歌能让一个爷们唱到断肠,唱到老泪横流.再比如歌里有唱到:"全世界,走一遍,不枉来人间兜一圈.梦可以,很遥远,狂风暴雨都不改变......"这样的感受更为深刻,尤其是在80年后,改革开放的浪潮后,特别是农村出来的孩子,有几个人还守着家乡的那几亩田?各人怀着各自的梦想,流浪远方.我也算是其中的一员吧,自己也有一个小小的梦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是也一直在追求的么?不管梦有没有实现,狂风暴雨都不能改变!特别是在深圳的年轻人,深圳本身就是年轻的城市,深圳的年轻人大部分都不是本地人,所以这首歌应该是流浪在外地还拥有梦想的人而歌的吧!

  记得前几天,公司的一个讨论会上,一个同事的议题是---还记得您的梦想么?是的,大家都有梦想,一路走来,一路成长过来,回味成长的酸和甜.不管我们的梦有多远,无论是否真的能够实现,但也不要把它给遗忘了.

  有时候,一个人累了,也该调整了.听听音乐,所以音乐的市场不仅仅是用来消遣的,仅仅是消遣的音乐,那就是纯流行的音乐,刮过去风,就没有了痕迹.好的音乐,也能给人带来斗志的音乐,能让人累的时候自我激励的音乐.我觉得<<团圆>>应该是属于后者,记得有人同样谈到另外一首很经典的老歌<<小小鸟>>的时候也这么说:歌曲抒发了歌者以及词曲作者的成长历程.罗大佑在给赵传录制的时候连续录好几次都没有成功,因为当时赵传录了好几次,都是唱了一半不能自制,结果两个人抱头痛哭!这才是音乐的感染力,生活的体验力,生命的感召力!

  其实谈到做音乐,我只是一个门外汉,一个落伍的音乐爱好者罢了.为什么说是落伍的音乐爱好者呢?因为在时下的乐坛来说,我已经有好多陌生面孔不能识辩.但是,好的音乐我仍然会喜欢听,只是不象以前那么对歌手的对照分析罢了。反而更加远离歌星的崇拜,也好!既然是赏析,也找几个欣赏的老歌手来分析一下吧.

  笔者以为,做音乐和做人一样,要耐得住寂寞,把好的东西给大家,不要仅仅在自己出名的时候猛了捞一把,以后怎么也找不到人了,真的如流星一般也没有什么意思.有的实在没有好的作品出了,就弄点绯闻什么来着,生怕别人把自己给忘记了.我喜欢认真做音乐的人,就象喜欢认真做人的人一样。老早以前看到报纸上面有关这样的讨论的东西现在对一些言谈记忆犹新,当别人谈到韩红越来越俗的时候;越来越耐不住寂寞的看法时候,腾格尔只谈自己说:我做的不仅是流行,而是流传!掷地有声啊!也反映了当今乐坛的普遍问题。

  谈到乐坛的一些老歌手,我还是有几个欣赏的.比如刘欢,人家几乎就不出什么专集,一般的歌手出一本专集有几首大家喜欢的?一本专集让大家记住的也就那么一两首,剩下几首甚至有滥竽充数的嫌疑,丝毫不甘恭维。专集是哪个人发明的啊?这个形式本身就是对音乐的玷污,文学,艺术,本身就是偶一为之,是在灵感迸发的时候才有好的作品。所以,这一点我很欣赏刘欢.另外通俗的歌手里面还有陈琳,含笑等.人家要么就做音乐,要么几乎在乐坛消失了一样(耐得住寂寞).但是他们绝对不是流星,而是当没有好作品的时候,就不出来瞎胡闹,也不会弄什么绯闻.有好作品的时候,自己当然一下子又能还原了自己.所以,我更为喜欢民族的,在国内很少有民族歌手一下子出本专集的,也没有哪个民族歌手闹绯闻来炒作的!

>
显示更多

上一篇: I lose you

下一篇: 剪一路时光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