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
:
Naro的三个女儿都十多岁了。大女儿17岁了,是在娘家出身的,Naro和他妻子结婚时,带着这个女儿举行的婚礼仪式。这种情况是乌干达的传统风俗,很正常,和国内的风俗不一样。这个大女儿至今还在读小学五年间,看上去性格很内心,不过家里的家务事要分担得多一点。二女儿性格很外向,也很奸猾,英语也好一些,时常过来和我们聊聊,问这问那,临走时还是少不了向我们要一些硬币,或要一支笔。让人很不可思议的发生在她身上的一件事是,一次她的母亲身体不好,她的姨姨来看她的妈妈,临走时她妈妈送给她姨姨一小捆柴火,她看见后,很不情愿,居然大声哭了起来,她的姨姨很尴尬,只得空着双手离开了她家。三女儿性格也挺内向,还挺腼腆害羞,言语也很少。
Naro负责我们院内和屋内清洁,每个星期给我们打一次水。一个月可以从我们这里获得10万先令的报酬。这10万先令在这些贫穷的农村地区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有了这笔钱,家里的生活也比以前好多了,可以给他的四个上学的孩子开一些学费,给家里买些牛肉,食用油,给妻子买些药,自己有时也买些酒喝。我有时也把自己的衣物交给Naro清洗,这样他又可以得到一些补贴。每次给我们打完水,他就迫不及待地向我们要钱,说要买今天一家人吃的牛肉。每月还没到结账时间,他也会找到我说:“朋友,我有困难了,帮下我,结一半的钱给我”,听他这么说,我也只得叫同伴把照办,满足他的要求,一解燃眉之急,行雪中送炭之便。
Naro一家人生活很贫穷。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当。几个孩子也都少有鞋子穿,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是一双赤脚,换洗的衣服也很紧缺,二个男孩子的衣服很脏烂,好在四个上学的孩子都有一身校服,穿上校服还像一个人样。平时吃的也是豆子、木薯粉、饭蕉,很少吃到大米、面粉和肉食。就是在这样贫困的生活条件下,一天从早到晚,从他家的院坝子里传出了此起彼伏的欢笑声,还有牛羊、鸡、虫子的和声。有时几个孩子围在院子里做游戏,玩得真投入,真带劲,笑声不时从他们(她们)嘴里发出来;有时看见我手上拿着手机,就一起跳起快节凑的非洲舞蹈,还摆出一些挺逗人发笑又很好看的姿势和动作来,我也就不停地把他们的舞姿拍下了,等他们停下来,再一张一张翻出来,让他们一个个看看自己的舞姿,当他们看见自己滑稽的动作和姿势时,再两眼盯着我,哄然大笑起来,脸上挂满了灿烂,眼里流露出来一种少有的满足感。你也不得不佩服这些孩子身上天生就带有的舞蹈和音乐潜质。
Naro一家人的晚饭也吃得很晚,几乎每天晚上都在8点多以后了。Naro家用上了节能灯,门口的一颗灯在有电的时候亮个通宵,这可是沾了我们中国人的光。借着这明亮的灯光,一家人就围坐在这个土坝子上,一人一个盘子,用手抓着食物,享受着他们眼里的美味佳肴,不时发出阵阵笑声。10点多钟以后,这个土坝子才渐渐恢复了平静,留下的是各种虫子此起彼伏的叫声。即使是在停电的夜晚,一家人也是这样围在一起,在黑夜里,在笑声中吃完他们的美味佳肴。Naro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睦睦、齐乐融融,让我们三个中国人羡慕万分,此时此地让我们真实地体会到了平淡是福的真谛。
Naro也有不愉快的时候。一天傍晚,我们外出散步时,只见他坐在公路的边沿上,一脸阴沉着,我走近他的身旁,一股酒气从他身上逸散过来。我问他怎么坐在这里,他头脑很清醒,立即答道“我今天很不高兴”。当然他也没有向我解释不高兴的原因。但我还是能猜出一定是他家里遇上什么不顺心的事了,家里谁惹着他了,也才有了借酒解愁的一幕了。
>
Naro的三个女儿都十多岁了。大女儿17岁了,是在娘家出身的,Naro和他妻子结婚时,带着这个女儿举行的婚礼仪式。这种情况是乌干达的传统风俗,很正常,和国内的风俗不一样。这个大女儿至今还在读小学五年间,看上去性格很内心,不过家里的家务事要分担得多一点。二女儿性格很外向,也很奸猾,英语也好一些,时常过来和我们聊聊,问这问那,临走时还是少不了向我们要一些硬币,或要一支笔。让人很不可思议的发生在她身上的一件事是,一次她的母亲身体不好,她的姨姨来看她的妈妈,临走时她妈妈送给她姨姨一小捆柴火,她看见后,很不情愿,居然大声哭了起来,她的姨姨很尴尬,只得空着双手离开了她家。三女儿性格也挺内向,还挺腼腆害羞,言语也很少。
Naro负责我们院内和屋内清洁,每个星期给我们打一次水。一个月可以从我们这里获得10万先令的报酬。这10万先令在这些贫穷的农村地区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有了这笔钱,家里的生活也比以前好多了,可以给他的四个上学的孩子开一些学费,给家里买些牛肉,食用油,给妻子买些药,自己有时也买些酒喝。我有时也把自己的衣物交给Naro清洗,这样他又可以得到一些补贴。每次给我们打完水,他就迫不及待地向我们要钱,说要买今天一家人吃的牛肉。每月还没到结账时间,他也会找到我说:“朋友,我有困难了,帮下我,结一半的钱给我”,听他这么说,我也只得叫同伴把照办,满足他的要求,一解燃眉之急,行雪中送炭之便。
Naro一家人生活很贫穷。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当。几个孩子也都少有鞋子穿,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是一双赤脚,换洗的衣服也很紧缺,二个男孩子的衣服很脏烂,好在四个上学的孩子都有一身校服,穿上校服还像一个人样。平时吃的也是豆子、木薯粉、饭蕉,很少吃到大米、面粉和肉食。就是在这样贫困的生活条件下,一天从早到晚,从他家的院坝子里传出了此起彼伏的欢笑声,还有牛羊、鸡、虫子的和声。有时几个孩子围在院子里做游戏,玩得真投入,真带劲,笑声不时从他们(她们)嘴里发出来;有时看见我手上拿着手机,就一起跳起快节凑的非洲舞蹈,还摆出一些挺逗人发笑又很好看的姿势和动作来,我也就不停地把他们的舞姿拍下了,等他们停下来,再一张一张翻出来,让他们一个个看看自己的舞姿,当他们看见自己滑稽的动作和姿势时,再两眼盯着我,哄然大笑起来,脸上挂满了灿烂,眼里流露出来一种少有的满足感。你也不得不佩服这些孩子身上天生就带有的舞蹈和音乐潜质。
Naro一家人的晚饭也吃得很晚,几乎每天晚上都在8点多以后了。Naro家用上了节能灯,门口的一颗灯在有电的时候亮个通宵,这可是沾了我们中国人的光。借着这明亮的灯光,一家人就围坐在这个土坝子上,一人一个盘子,用手抓着食物,享受着他们眼里的美味佳肴,不时发出阵阵笑声。10点多钟以后,这个土坝子才渐渐恢复了平静,留下的是各种虫子此起彼伏的叫声。即使是在停电的夜晚,一家人也是这样围在一起,在黑夜里,在笑声中吃完他们的美味佳肴。Naro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睦睦、齐乐融融,让我们三个中国人羡慕万分,此时此地让我们真实地体会到了平淡是福的真谛。
Naro也有不愉快的时候。一天傍晚,我们外出散步时,只见他坐在公路的边沿上,一脸阴沉着,我走近他的身旁,一股酒气从他身上逸散过来。我问他怎么坐在这里,他头脑很清醒,立即答道“我今天很不高兴”。当然他也没有向我解释不高兴的原因。但我还是能猜出一定是他家里遇上什么不顺心的事了,家里谁惹着他了,也才有了借酒解愁的一幕了。
>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