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候
:
奶奶是村子里有名的掐辫子能手。
在我的记忆里,在故乡,凡是我所见到的长辈妇女,乃至新媳妇、小姑娘,几乎都会掐辫子。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我的母亲。
母亲是第一位让我“欣赏”到掐辫子这门手艺的劳动能手。母亲很喜欢掐辫子,不管农忙还是农闲,只要一有空,母亲的左腋窝里总是夹着一束用旧头巾或毛巾紧紧裹着的早已浸泡好的麦莛子,右臂弯里则缠着一圈或几圈已经掐好的细密而匀称的窄窄的辫子(当时的辫子以细白为上品)。她不时右手一扬,飞快地从左腋窝里抽出一根细长的莛子,轻轻地搭在辫子头上,旋即,两个拇指便紧紧地捏着辫头,象编发辫一样快速地掐起来。那几根细细长长的莛子在她的手指间轻轻地跃动着,忽而向左,忽而向右,顷刻间便舞成了一片。好多次都让我看得眼花缭乱。
不一会儿,母亲的左臂弯里便多出了一圈湿润润的细辫子。
母亲不但在家里掐,即使出了门走到街上,也边走边不停地掐呢。
>
奶奶是村子里有名的掐辫子能手。
在我的记忆里,在故乡,凡是我所见到的长辈妇女,乃至新媳妇、小姑娘,几乎都会掐辫子。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我的母亲。
母亲是第一位让我“欣赏”到掐辫子这门手艺的劳动能手。母亲很喜欢掐辫子,不管农忙还是农闲,只要一有空,母亲的左腋窝里总是夹着一束用旧头巾或毛巾紧紧裹着的早已浸泡好的麦莛子,右臂弯里则缠着一圈或几圈已经掐好的细密而匀称的窄窄的辫子(当时的辫子以细白为上品)。她不时右手一扬,飞快地从左腋窝里抽出一根细长的莛子,轻轻地搭在辫子头上,旋即,两个拇指便紧紧地捏着辫头,象编发辫一样快速地掐起来。那几根细细长长的莛子在她的手指间轻轻地跃动着,忽而向左,忽而向右,顷刻间便舞成了一片。好多次都让我看得眼花缭乱。
不一会儿,母亲的左臂弯里便多出了一圈湿润润的细辫子。
母亲不但在家里掐,即使出了门走到街上,也边走边不停地掐呢。
>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