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1500字
相信自己,作最好的自己。
读书心得1500字(二)
——《论语》心得
炎炎暑日,再次读《论语》,也许是因为带着任务,感觉比以往每次都读得更加沉入。每逢读到令自己感觉或醍醐灌顶或豁然开朗或心有戚戚然的语句时,心灵之弦总是被怦然拨动,整个身心都仿佛被浸润在温润、清爽的泉水中,感受着扑面而来凉爽的风。孔子及其门徒这些智者们冲破2500年的历史尘埃向我走来,在他们的思想和言行举止让我感受到了温度和力量,带给我了心智的启迪和灵魂的洗礼。整个暑假,都仿佛生活在被这些智者的包围之中,收获颇多。
捧读《论语》,整体感觉《论语》是简单的,也是朴素的。但它更是深刻的,全面的。《论语》带我的启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总结:
一、关于为师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一生重教,记录其与弟子思想言行的《论语》无疑为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当代教师提供了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关于教育指导思想,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至今提醒着我们真诚平等关爱每一个孩子,不因他们的父母地位、家庭背景或亲眼有加或冷眼相待。关于教育的基本方法。孔子主张“因材施教”,讲究对待不同的学生区别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冉求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子路胆大过人,自以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当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问孝时,孔子则根据不同人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答案。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不到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不去启发他,学生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不去开导他。这些教育思想在讲究素质教育的今天也无疑也是非常先进的。
孔子“身教重于言教”的思想和做法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启示我们,作为教师,面对学生,在形象上,不应有架子,但应该有样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闻其言也厉。”“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即要远处看端庄严肃,但与你接触却如浴春风,感到你温和,但听着你说话语言准确,逻辑性强。在班级管理方面,孔子告诉我们,老师作为班级管理者,管理的实质是管人,管人的实质是管心,管心的实质要以仁为本,教师要具有仁爱的思想,以一颗关爱之心对待学生,才能真正的使学生心悦诚服,心向往之。
孔子作为一名教育家,他对学生深深的师爱也同样打动我们的心。孔子的弟子得了传染性很强的麻风病,一人在屋,不敢出门,身体和心灵都受着摧残。孔子毅然去问候,隔着窗户拉着弟子的手说:“好人呀,怎么也得这样的病!”这是怎样的一种心灵震撼呀,多么伟大的师爱!还有不被这种爱感动的学生吗?(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正是孔子对学生的爱和教育方式,换得了弟子们对他深深的尊重与爱戴。读论语,孔子在如何做好一名教师这一方面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思考与启示。
二、关于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