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必背篇目之十九 教案(新人教版)

:
>

高考语文必背篇目之十九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天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古诗词赏析之十九:

卖花翁   吴融

和烟和露一丛花,

担入宫城许史家。

惆怅东风无处说,

不教闲地著春华。

赏花、买花以至养花 ,本出于人们爱美的天性。 但在劳动人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情况下,耽玩花朵又往往形成富贵人家的特殊嗜好。唐代长安城就盛行着这样的风气。白居易有《买花》诗,真实反映了这种车马若狂 、相随买花的社会习俗 ,并通过篇末“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评语,揭露了贵家豪门的奢靡生活 。吴融的这首《卖花翁》,触及同样的题材,却能够不蹈袭前人窠臼,别立新意。

“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前一联交代卖花翁把花送入贵家的事件。和烟和露,形容花刚采摘下来时缀着露珠、冒着水气的样子,极言其新鲜可爱。许氏与史氏,汉宣帝时的外戚 。“许”指宣 帝许皇后家 ,“史”指宣帝祖母史良娣家,两家都在 宣帝时受封列侯,贵显一世,所以后人常用来借指豪门势家。诗中指明他们居住在宫城以内,当是最有势力的皇亲国戚。

“惆怅东风无处说 ,不教闲地著春华。”这后一 联抒发作者的感慨。东风送暖 ,大地春回 ,鲜花开放,本该是一片烂漫风光。可如今豪门势家把盛开的花朵都闭锁进自己的深宅大院 , 剩下那白茫茫的田野,不容点缀些许春意,景象又是何等寂寥!“不教”一词 ,显示了豪富人家的霸道 ,也隐寓着诗人的愤怒。诗人不直说愤怒,却托之于东风的惆怅。东风能够播送春光 ,而不能保护春光不为人攫走 ,这真是莫大的憾事 ;可就连这一点憾恨 ,又能到哪里去申诉呢?

诗篇由卖花引出贵族权门贪得无厌、独占垄断的罪恶。他们不仅要占有财富,占有权势,连春天大自然的美丽也要攫为己有 。

诗中蕴含着的这一尖锐讽刺,比之白居易《买花》诗着力抨击贵人们的豪华奢侈,在揭示剥削者本性上有了新的深度。表现形式上也不同于白居易诗那样直叙铺陈,而是以更精炼、更委婉的笔法曲折达意,即小见大,充分体现了绝句样式的灵活性。

>
显示更多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高考语文必背篇目十五教案(新人教版)

下一篇: 高考语文必背篇目之十三教案(新人教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