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教案 第6课《敬业与乐业》部编版

:
>

6 敬业与乐业

课题: 敬业与乐业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体会其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重点)

2、引导学生掌握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的方法。(难点)

3、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重点)

课前预习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启蒙思想家、文学家。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世称二人为“康梁”。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饮冰室合集》第五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本文是作者1922年8月14日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演讲。

文体知识

演讲词 在大会上或其他公开场合发表个人的观点、见解和主张的文稿。演讲词像议论文一样论点鲜明、逻辑性强、富有特点,但它又不是一般的议论文。它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鼓动性的应用文体,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法,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认清对象,确立主旨;2、思维清晰,节奏明快;3、感情充沛,例证动人;4、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
显示更多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九年级语文(上)教案 第8课《论教养》部编版

下一篇: 九年级语文(上)教案 第5课《我看》部编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