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16-3电阻教案(新人教版)
16、3 电阻
课题
16、3 电阻
教师
学科
物理
课时
(本章节/单元)
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学生
年 班
时间
年 月 日
课节
第 节
内容
选择
(教材内容和拓展内容)
课标
要求
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过程中,体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本课内容时可能存在的优势和/或问题)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阻,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复习
导入(视需要)
常用的导线通常是用铜或铝做的,特别重要的用电设备的导线还要用昂贵的银来做。我们知道,钢、铁也是导体,又多又便宜,那么为什么不用钢铁来做导线而用铝、铜,甚至银呢?
新知重点
电阻
1、电阻
[演示实验]按图16。3-1连接电路。
[师]我们可以把镍铬合金丝和铜丝分别接入电路,观察一下灯泡亮度有什么变化。
先将镍铬合金丝接入电路,合上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将镍铬合金丝换成长短、粗细相同的铜丝,合上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生]接入铜丝比接入镍铬合金丝时灯泡亮一些。
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重复上述的实验,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生]接镍铬合金丝时的电流比接铜丝时的电流小。
[师]比较两次电流的示数,实验中用的是相同的电池,也就是说电压相同,为什么两条导线中的电流不同呢?原来,导体能导电,但同时对电流又有阻碍作用。相同电压下,导线中电流不同,说明两条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板书]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
[板书]电阻的符号:R
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为Ω;
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