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18《九色鹿》(自读自悟) 冀教版
《九色鹿》 (自读自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2、通过对故事内容的了解,体会九色鹿的善良、国王的明辨是非以及调达的贪婪和忘恩负义,从而让学生认识的做人要讲信誉、要知恩图报。
教学重难点:体会故事人物的性格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九色鹿》,这个民间故事最早出现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上,千百年来深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就是因为故事谴责了贪心与负义,颂扬了善良与正义!
二、初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教师出示“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三个词,让学生谈对这三个词的理解。
师:对,这三个词语刻画了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这就是我们文章中的“那个人”!那么,那个人到底做了什么见利忘义的事?做了什么背信弃义的事?做了什么恩将仇报的事?请你认真读一读课文,借用课文中调达的具体表现,描述一下这三个词语的含义,让别人一听,就明白这些词语的具体意思。
2、自由地朗读课文,并结合课文内容练习讲述这些词语的具体意思。
3、交流。
预设:
生:那个人被九色鹿从河里救起,发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是,当他看到国王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的时候,心想发财的机会来了,就忘记了自己曾经发过的誓言,向国王告密。这就叫——见利忘义!……
三、自读自悟,想象画面,交流体会。
师:读读课文,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默读课文,就这些问题勾画批注。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预设点:
三幅画面: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