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后如何注重养生

:
>

  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而且这时期雨水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农谚说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早在古代的君王们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

  立夏后如何注重养生

  眼下正是“立夏”时节,顾名思义是夏天马上开始。这个节气是一个万物快速生长增高的时期。古时,一些君王在夏季刚刚来临之际,要举行仪式,到京城之外的地方去迎夏,而出行的那天就是“立夏”。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的第7个节气。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立夏”代表天气转暖温度明显升高,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一般雨水会更多。

  “夏之月,此谓蕃秀,天地气多,万物华实。”“立夏”后天气逐渐转热,植物生长到了茂盛期,从传统中医理论上讲,认为此时利于人心脏的生理活动。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

  中医此“心”非彼“心”

  心在人的各脏器中起主导作用。但是中医所说的“心”与现代医学的“心”是不一样的。西医认为人的心脏是循环系统的重要脏器,推动血液流动,将氧和营养物质送到全身以供生理所用。而中医则认为“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令于心,故为君主”。“心主神,为神明之用”,也就是说心在人的各脏器中起主导作用,而且人的精神思维活动与心有关。中医的心除了心脏外,还包括人的心理因素。

  在中医理论中,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季消长变化和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相互关联对应。心对应“夏”,也就是说在夏季,心阳最为旺盛,同时也提醒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保养心脏。

  立夏心要静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也就是说人的精神活动由心来主管。当夏日气温升高后,人们极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有些人平时温文尔雅,不急不怒,可到了夏天,却变得性情急躁,常为小事大发脾气。

>
显示更多

上一篇: 立夏的养生方法

下一篇: 老中医告诉你立夏养生怎么做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