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初中语文优秀教案

:
>

《杞人忧天》初中语文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读懂故事。

2.结合语境,分析人物。

3.转换视角,讨论寓意。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读懂故事。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讨论寓意。

【教学策略】一线串珠,层层推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用“忧”字引领课堂学习。

二、抓住“忧”字,理清情节,读懂杞人故事。

1. 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2. 按照“为何而忧→忧成何状→谁来解忧→何以解忧→是否解忧”的顺序,寻找对应原句,串译课文。

3. 教师小结:解释重要文言现象,强调重点文言字词用法和句式特点。

三、紧扣“忧”字,分析人物,讨论故事内涵。

4.分角色朗读,体验杞人忧状,看作者如何看待他。

明确:讽刺不必要的担忧。

5.转换角度,联系杞人表现,谈我们如何评价他。

明确:杞人是一个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乐于放下的人,是一位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人。以后的众多天灾地难,证明了忧者该忧。他是一位具有远见的人,是一位真正的智者。

6.学生质疑,解析晓之者“是否解忧”?明确:智者非智。

7.教师小结:我们要深忧远虑,敢于问“天”。

四、创读

>
显示更多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标签: 杞人忧天

上一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七年级下册优秀教案

下一篇: 七年级语文《杞人忧天》教学设计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