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鹊踏枝·蝶恋花》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
庭园中,秋菊蒙着淡淡的烟霭,似在脉脉含愁。香兰沾着晶莹的露珠,似在轻轻啜泣。兰、菊皆著愁之色彩,则主人公是愁中观物,不言而喻。室内罗幕不御轻寒,双燕早已飞去,则主人公单寒落寞,可以体会。偏是那明月不解离人正苦,彻夜到晓把清辉投进朱户,惹得主人公彻夜失眠,离愁别恨更加深重。上片用比兴之笑,层层写出主人公用情之忠实深厚。
下片另拓词境。主人公登楼望远,但见西风过后,碧树凋零,这情景正象喻爱情横遭摧残。主人公心中的无限悲凉,遍布于天地之间。他把无尽的情思怨慕,写进了彩笺尺素,欲寄与离散远方的佳人,可是望尽天涯,山长水阔,却不知佳人何处!主人公之希冀求索,亦伸延于天地这间矣。
全词深于气象,后片尤觉悲壮。联系到晏殊晚年不得于君,贬放外郡,似是托意闺帷而自诉其心曲吧。至于王国维以“昨夜”三句描述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第一境界,乃借题发挥。盖因其探幽索赜于微茫旷远之境,与学术研究有相通之处吧!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恨”字有的版本作“别”)。是说天上的明月它不知道我们和相爱之人离别以后的这种离愁别恨的痛苦。苏东坡也曾有词句说“何事偏向别时圆”!为什么人在分别,你偏偏团圆,更增加我的离愁别恨。“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月亮慢慢地西斜,它的光线从朱红色的门穿照进来,我一夜无眠,看到月光从深夜直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