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
-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
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语文模拟考试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讣告 变卦 颠扑不破 前仆后继 B.拜谒 碣石 山崩川竭 响遏行云 C 缘由 篆书 如椽大笔 不容置喙 D.扉页 徘徊 缠绵悱恻 成绩斐然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尽管有过许多血的教训,一些司机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交警部门应当加大处罚力度。 -
高三普通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
一、(本大题4小题,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繁冗 窘困 接踵而至 迥然不同 B.严酷 桎梏 粗糙不平 皓月当空 C.金箔 糟粕 失魂落魄 淡泊名利 D.炽烈 款识 独树一帜 咫尺天涯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3分) A.6月19日,在京城一片“霍金”热中,64岁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在人民大会堂向公众作了“宇宙起源”的演讲,事后受媒体访问的听众大多数承认自己不知所云,只是慕名人来。 -
高三年级语文最新模拟题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贻误 亲合力 霄壤之别 慷他人之慨 B.逸事 节骨眼 青面獠牙 邦以民为本 C.过分 满堂彩 开源截流 盲人骑瞎马 D.惆怅 大杂脍 身败名裂 弃之如敝屣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我国航天科学家们旷日持久的科研攻关,负载着国人千年梦想的“嫦娥一号”踏上了38万公里奔月的漫长之旅。 B.在电视剧《乡村 -
高三语文五月第二次模拟题
-
高三语文模拟考试题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pì 譬喻 睥睨 庇护 互相媲美 开天辟地 B.shuò 追溯 闪烁 朔望 数见不鲜 硕大无朋 C.jī 羁绊 稽首 汲取 厚积薄发 畸轻畸重 D.jué 矍铄 谲诈 倔强 群雄角逐 空前绝后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⑴中央调查组 -
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弹劾 残骸 核查 感冒咳嗽 言简意赅 B.绮丽 涟漪 旖旎 出奇制胜 骑虎难下 C.禅让 阐释 忌惮 箪食壶浆 殚精竭虑 D.泥淖 追悼 绰号 桂棹兰桨 卓尔不群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热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央视主持人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5分) 语言从来就处在变动不居之中,随着不同文明间的交往、交流而加快加深。从理论上说,语言交流应该是彼此平等,互相影响,每种方言都有平等挤进“中心”的权利,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应该对等地相互吸收“外来语”。但实际上语言也十分“势利”,如同流水,也是高往低流,根本不可能完全“平等”。语言发展演变的历史表明,“外来语”更多是“先进”“中心”向“落后”的“边缘”渗透、侵入,逆向流动者绝少,后者不得不深受前者影响。而大量“外来语”在近代随西学东渐,甚至有“外”来居上之势,盖因 -
高三第二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检测试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轰”的一声闷响,熊熊烈火和滚滚浓烟从锰矿井口蹿出,挖掘机填土堵封井口——这是湘潭执法部门依法取谛非法小锰矿井的一幕。 B.没有噱头遍地的打斗和情感戏、没有明星“大腕”加盟、没有没完没了的花边新闻,《恰同学少年》这部看起来似乎没有任何“亮点”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恰恰点亮了近期的荧屏。 C.装饰公司优劣并存,装修材料鱼龙混杂,令众多业主颇为头痛心烦,稍有不缜,就可能跌进一个陷井。 D.利用直航的锲机,湘川两地旅游部门将建立合作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