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验
-
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与社会)单元检测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平面图,了解并初步掌握地图的三要素。 2.能恰当地运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术语,如“东西南北”等。 3.能根据平面图上的方向,正确地描述一个地点的具体位置,并能利用比例尺计算图上某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 4.能尝试绘制简易的平面图。 5.能识别常见类型的社区,并理解区域差异联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
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第一单元基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2、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 A、尧 B 舜 C、禹 D、鲧 -
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东周 D、春秋 2、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A、拱卫皇室,防止外族侵入 B、巩固国家政权 C、开发边远地区的经济文化 D、 建立对全国的控制网 -
七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东周 D、春秋 -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 第二单元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您认为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世界上陆地的面积大约占地球总面积的……………………………………………( ) A、十分之三 B、十分之五 C、十分之七 D、十分之九 -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 第三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您认为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 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学期 第四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单元达标测试题
第四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二、达标调测: (一)填一填(每空格1分,共21分) 1. 平原地势平坦或起伏较小,主要分布在江河的___________游,大都由___________冲积而成。 2. 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人们最为忙碌的时候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季节。 3. 两千多年前,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们就与西部地区的人们相互往来,他们在茫茫沙海和戈壁上开通了一条运输丝绸等商品的通道,这条通道被称为“___________”。 -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学期 第二单元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一、学习目标 1.利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 2.能尝试绘制简易的世界大洲、大洋轮廓图。 3.根据图片或实地观察,了解几种主要地形的特点。 4.利用图文资料,理解世界气候的多样性。 5.树立种族平等、国家平等的观念。 6.通过具体事例,认识国际合作或区域合作的重要性。 7.逐步形成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和分析概括的能力等。 -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 第三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单元练习卷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阅读地图,了解我国的地理概况,体会我国地域辽阔的特点; 2.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了解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基本状况,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观念; 3.能运用各种资料,描述我国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并能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我国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生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4.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的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 -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 第一单元 生活在社区里 单元练习卷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平面图,了解并初步掌握地图的三要素。 2.能恰当地运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术语,如“东西南北”等。 3.能根据平面图上的方向,正确地描述一个地点的具体位置,并能利用比例尺计算图上某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 4.能尝试绘制简易的平面图。 5.能识别常见类型的社区,并理解区域差异联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