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高二地理下学期期考试题
-
高二非X科班复习地理试卷
高二非X科班复习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8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 B.青藏高寒区——“高”和“寒”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伏旱 D.青藏高寒区——冰川纵横 根据下图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以及你对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了解,回答2—3题。 2.请判断顺着箭头所指的方向,下列 -
高二世界地理练习题
高二世界地理练习题(一) (世界概况、东亚、东南亚)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关于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海洋面积略大于陆地 B.海洋相互连通,陆地被海洋分割 C.赤道贯穿除南极洲以外的六大洲 D.东、西半球陆地面积大致相等 2.下列大洲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
高二地理X科调研测试试题
高二地理X科调研测试试题 地 理 考试说明: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回答1---2题: 1、从A经极点到B,方向是: A、先正北再正南 B、东北 C、先正南再正北 D、先东北再东南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二地理上册第九周周练试卷
高二地理月考试卷(必修) 本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一卷 (选择题共70分) 一、 单项选择题(35×2分 共70分)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1-2题。 1、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
高二地理联合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联合教学质量检测 第一单元 标准检测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选择题答题卡内) 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图”,回答l~4题。 1.关于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是新疆区 B.B区的植被主要以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 灌丛为主 -
高二地理自然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卷
高二地理自然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卷 学业水平测仿卷 ---------------------- ●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 请将答案相应的正确项写到后面的答题栏中。 ● 第一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意,每小题2分)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经历了11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之后,于北京时间2006年11月28日21时抵达卡塔尔首都多哈(51°E)参加第15届 -
高二级地理第二学期期终考试练习
高二级地理第二学期期终考试适应性练习二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8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的栏目内。每题选择正确得2分,否则该题得0分。本题共36分) 1.一个回归年是 A.23小时56分4秒 B.365日6时9分10秒 C.365日5时48分46秒D.24小时 2.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由九个环状珊瑚岛组成,总面积,其海拔最高点为4.5m,人口约11000人。从2002年开始图瓦卢将举国移民新西兰。该现象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向自然界 -
高二地理下期第一次周考试题
高二地理下期第一次周考试题 命题:阳在伟 一、选择题(60分) 2005最近欧盟计划发射30颗卫星,建立地球定位系统。这样,飞机、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和人们的野外活动,如探险、考察和旅游都可通过与地球定位系统的连接,确定自己的准确位置。回答1~3题。 1.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的三个数据是 ( ) A.经度、纬度、距离 B.纬度、距离、相对高度C.经度、纬度、绝对高度D.纬度、海拔、等高线 2.下图是卫星甲和乙在某一时刻所覆盖的区域,其服务 -
高二地理下期练习题
高二地理下期练习题 一、选择题(60分) 2007年1月3日和1月24日,美国航天局的“勇气”号和“机遇”号两个火星探测器,分别对火星表面进行探索。回答1—2题。 1.火星在太阳系中位于 A.金星轨道和地球轨道之间 B.地球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C.水星轨道和金星轨道之间 D.木星轨道和土星轨道之间 2.目前人类已经进入对宇宙资源和开发利用阶段,对火星的研究应属于利用宇宙的 A.太阳能资源 B.矿产资料 C.空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