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
-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特级教案 第18讲《磁场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人教版
题一:如图所示,金属棒MN两端由等长的轻质细线水平悬挂,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棒中通以由M向N的电流,平衡时两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θ,如果仅改变下列某一个条件,θ角的相应变化情况是( ) A、棒中的电流变大,θ角变大 B、两悬线等长变短,θ角变小 C、金属棒质量变大,θ角变大 D、磁感应强度变大,θ角变小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特级教案:第17讲《磁场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下)(人教版)
第17讲 磁场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经典精讲(下) 主讲教师:徐建烽 首师大附中物理特级教师 题一:如图所示,虚线圆所围区域内有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束电子流沿圆形磁场的直径方向以速度v射入磁场,电子束经过磁场区后,其运动方向与原方向成θ角。设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求磁场区域圆半径r为多少?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特级教案:第16讲《磁场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上)(人教版)
第16讲 磁场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经典精讲(上) 主讲教师:徐建烽 首师大附中物理特级教师 题一: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条形磁铁的外面,水平放着一个闭合线圈,当圆环从磁铁的N极向下移到S极的过程中,在Ⅰ、Ⅱ、Ⅲ三位置穿过的磁通量为( ) A.Ⅰ、Ⅲ位置较大,Ⅱ位置较小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特级教案:第15讲《 电场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人教版)
第15讲 电场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新题赏析 主讲教师:徐建烽 首师大附中物理特级教师 题一:图中虚线为一组间距相等的同心圆,圆心处固定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一带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射入电场,实线为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三点是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则该粒子( ) A.带负电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特级教案:第14讲《电场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下)(人教版)
第14讲 电场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经典精讲(下) 主讲教师:徐建烽 首师大附中物理特级教师 题一:在图中,虚线表示某点电荷Q所激发电场的等势面,已知a、b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c、d两点在另一个等势面上。甲、乙两个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沿不同的方向从同一点a射入电场,在电场中沿不同的轨迹adb曲线、acb曲线运动。则 ( ) A.两粒子所带的电荷符号不同 B.甲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度大于乙粒子经过d点的速度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特级教案:第13讲《电场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上)(人教版)
第13讲 电场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经典精讲(上) 主讲教师:徐建烽 首师大附中物理特级教师 开心自测 题一:如图,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 A 和 B 带等量异号电荷,中间连接着一个轻质绝缘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现将不带电的与 A、B 完全相同的金属球 C 与 A 接触一下,然后拿走,重新平衡后弹簧的压缩量为( ) A。 x= x 0/2 B。 x>x0/2 C。 x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特级教案:第12讲《机械能》(人教版)
第12讲 机械能 主讲教师:徐建烽 首师大附中物理特级教师 题一:如图所示,第一次用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移动距离s,第二次用同样大小的力F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它沿粗糙斜面向上移动相同的距离s,若物体与水平面、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A.力F做的功第二次比第一次多 B.两次力F做功一样多 C.两次物体增加的机械能一样多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特级教案:第11讲《动能定理综合提升》(人教版)
题一:马拉着质量为60 kg的雪撬,从静止开始用80 s时间沿平直冰面跑完1。0 km。设雪撬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并且它在开始运动的8。0 s的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第8。0 s末开始,马拉雪撬做功的功率值保持不变,继续做直线运动,最后一段时间雪撬做的是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15 m/s。求在这80 s的运动过程中马拉雪撬做功的平均功率,以及雪撬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的大小。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特级教案:第10讲《动能定理》(二)(人教版)
第10讲 动能定理(二) 主讲教师:徐建烽 首师大附中物理特级教师 题一 :如图所示,一木块沿竖直放置的粗糙曲面从高处滑下.当它滑过A点的速度大小为5 m/s时,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也为5 m/s.若使它滑过A点的速度变为7 m/s,则它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为 ( ) A.大于7 m/s B.等于7 m/s C.小于7 m/s D.无法确定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特级教案:第9讲《动能定理》(一)(人教版)
第9讲 动能定理(一) 主讲教师:徐建烽 首师大附中物理特级教师 题一:一汽车起动后沿水平公路匀加速行驶,速度达到 vm 后关闭发动机,滑行一段时间后停止运动,其 v—t 图象如图所示。设行驶中发动机的牵引力大小为 F,摩擦阻力大小为 f,牵引力做的功为 W1 ,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为 W2 ,则( ) A.F:f =4:1 B.F:f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