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
鲁迅《伤逝》读后感1200字
《伤逝》在鲁迅的小说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他是作者第一次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也是唯一的一次。小说写的是一对被五四新思潮唤醒的青年人,怀着个性解放的强烈意愿,勇敢地冲出家庭结合在一起,寻觅到了应得的爱情与幸福。然而,他们终究在现实中 -
鲁迅《伤逝》读后感1200字(文章二)
《伤逝》一文采用手记的形式,以涓生的口吻回忆与子君的故事,包括与子君的交往、同居及分手涓生和子君是一对被五四新思潮唤醒的青年人,怀着个性解放的强烈意愿,勇敢地冲出家庭结合在一起。最终却因个人及社会历史局限而分手,甚至于子君到底是死了。 先生 -
鲁迅《伤逝》读后感1200字(文章三)
内容维护中 -
曹禺《日出》读后感1200字
鲁迅先生曾说过: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陈白露的人生悲剧,就诠释了这样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 陈白露本名陈竹筠,出身书香门第,受过教育,纯洁、聪明、美丽。她和方达生有过一段青梅竹马的小儿女情怀,这段情谊在她心中占有很重的份量。女校毕 -
鲁迅《长明灯》读后感1200字
世俗化的宗教氛围与神巫迷信,是鲁迅小说乡土特色的重要构成部分。这篇《长明灯》便是其中的一篇代表作。该篇文章是以吉光屯这一地点展开描写的,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要熄掉长明灯的疯子。为什么说是再见狂人呢?因为这篇文章中的疯子让我想到了《狂人日记》
-
鲁迅《伤逝》读后感1200字(文章四)
作为鲁迅先生唯一的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小说《伤逝》,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感染着,甚至郁闷着广大的读者。当然,我也毫不例外。伤逝伤为何,逝又为何?一直令我大惑不解,然而《伤逝》有一个副标题,叫涓生的手迹。从中也许可以窥见些端倪。鲁迅 -
鲁迅《离婚》读后感1200字
内容维护中 -
鲁迅《在酒楼上》读后感1200字
在酒楼上叙述了我和吕纬甫两个启蒙知识分子在分别多年后在酒楼的一次偶聚。通过吕纬甫对启蒙失败后他的生活的描述表现了他的颓废模模糊糊随随便便敷敷衍衍,从而深层次体现启蒙知识分子在启蒙失败后的精神困苦,折射鲁迅对启蒙的思考、对沉沦的不满、对现实 -
鲁迅《伤逝》读后感1200字(文章五)
内容维护中 -
鲁迅《祝福》读后感1000字
内容维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