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
属辞比事
成语:属辞比事 拼音:zhǔ c strongǐ sh 意思解释:原指连缀文辞,排比事实,记载历史。后泛称作文纪事。 故事典故:《礼记经解》: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造句: -
追本穷源
成语:追本穷源 拼音:zhuī strongěn qing yun 意思解释:穷:寻求到尽头。追究事情发生的根源。 故事典故: 造句: -
抓耳挠腮
成语:抓耳挠腮 拼音:zhuā ěr no sāi 意思解释:挠:搔。抓抓耳朵,搔搔肋帮子。形容心里焦急而无法可想的样子。 故事典故: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大郎听罢,气得抓耳挠腮,没有是处。 造句: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眉花眼笑。(明吴承恩 -
转弯抹角
成语:转弯抹角 拼音:zhuǎn wān m jiǎo 意思解释:抹角:挨着墙角绕走。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 故事典故:元秦简夫《东堂老》:转弯抹角,可早来到李家门前。 造句:他说话总是直来直去,从不~。 -
馔玉炊金
成语:馔玉炊金 拼音:zhun y chuī jīn 意思解释:形容丰盛的菜肴。 故事典故:唐骆宾王《帝京篇》:平台戚里带崇墉,炊金馔玉待鸣钟。 造句: -
捉贼捉赃
成语:捉贼捉赃 拼音:zhuō zi zhuō zāng 意思解释: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故事典故:宋胡太初《昼帘绪论治狱》:谚曰:捉贼捉脏,捉捉双。此虽俚言,极为有道。 造句:~,捉奸见双。又无证见,如何断得他罪。(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三 -
著作等身
成语:著作等身 拼音:zh zu děng shēn 意思解释:形容著述极多,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故事典故:《宋史贾黄中传》: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 造句:会上陈列了他多年来的全部著作,那时他已是~了。 -
转祸为福
成语:转祸为福 拼音:zhuǎn hu wi f 意思解释:把祸患变为幸福。指把坏事变成好事。 故事典故:《战国策燕策一》:圣人之制事也,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代武氏檄》: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 造句:天下事非大善不能~,非大恶亦 -
卓尔不群
成语:卓尔不群 拼音:zhu ěr strong qn 意思解释: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故事典故:《汉书河间献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 造句: -
专心一志
成语:专心一志 拼音:zhuān xīn yī zh 意思解释: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故事典故:《荀子性恶》:今使途之人服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熟察,加日悬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 造句: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