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
窒碍难行
成语:窒碍难行 拼音:zh i nn xng 意思解释:窒:阻塞不通。阻碍太多,难以实行。 故事典故:清龚自珍《答人问关内侯》:夫支孽尽封,则国祚愈长久,愈窒碍难行,寰海不能容支孽。 造句: -
智勇双全
成语:智勇双全 拼音:zh yǒng shuāng qun 意思解释:又有智谋,又很勇敢。 故事典故: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韬,智勇双全 。 造句:要讲究策略,有勇有谋,~。 -
置之度外
成语:置之度外 拼音:zh zhī d wi 意思解释: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故事典故:《后汉书隗嚣传》:帝积苦兵间,以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造句:七十老翁,死生早~,由他去吧 -
置之死地而后生
成语:置之死地而后生 拼音:zh zhī sǐ d r hu shēng 意思解释: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故事典故:《孙子九地》: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造 -
置若罔闻
成语:置若罔闻 拼音:zh ru wǎng wn 意思解释:置:放,摆;若:好象。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故事典故: 造句:宁荣两府上下内外人等,莫不~,独有宝玉~。(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 -
置之死地而后快
成语:置之死地而后快 拼音:zh zhī sǐ d r hu kui 意思解释:恨不得把人弄死才痛快。形容心肠狠毒。 故事典故: 造句: -
中流砥柱
成语:中流砥柱 拼音:zhōng li dǐ zh 意思解释: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故事典故:《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造句: -
质非文是
成语:质非文是 拼音:zh fēi wn sh 意思解释: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 故事典故:汉扬雄《法言吾子》:其文是也,其质非也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造句: -
忠言逆耳
成语:忠言逆耳 拼音:zhōng yn n ěr 意思解释: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故事典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史记留侯 -
稚齿婑媠
成语:稚齿婑媠 拼音:zh chǐ wǒ tuǒ 意思解释:稚齿:年少;婑媠:美好的样子。指年轻的美女。 故事典故:《列子杨朱》:穆之后庭,比房数十,皆择稚齿婑媠者以盈之。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