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
一毛不拔
拼音:yī mo strong strong 意思解释: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故事典故:《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造句:沈姑娘,你也太拿老了!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象你这~,我们喝 -
一鳞半爪
拼音:yī ln strongn zhǎo 意思解释: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故事典故: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造句:身后著作,年久多散 -
一见如故
拼音:yī jin r g 意思解释:故:老朋友。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故事典故:《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子产,如旧相识。宋张洎《贾氏谭录》:李邺侯(泌)为相日,吴人顾况西游长安,邺侯一见如故。 造句:他们俩~,谈得很投机。 -
一龙一蛇
拼音:yī lng yī sh 意思解释: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故事典故:《管子枢言》: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后汉书冯衍传》:一龙一蛇,与道翱翔,与时变化,夫岂守一节哉? 造句: -
一家之计
拼音:yī jiā zhī j 意思解释:指一夫一妻的家庭。 故事典故: 造句: -
一鸣惊人
拼音:yī mng jīng rn 意思解释: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故事典故:《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造句:~ -
一夔已足
拼音:yī ku yǐ z 意思解释:夔:古贤臣名,为舜时的典乐官。夔一人已足制乐。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个就足够了。 故事典故:《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不也,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吕氏春秋察传》: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 -
一览无余
拼音:yī lǎi w y 意思解释:览:看;余:剩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 故事典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 -
一龙一猪
拼音:yī lng yī zhū 意思解释:一是龙,一是猪。比喻同时的两个人,高下判别极大。 故事典故: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造句: -
一举一动
拼音:yī jǔ yī dng 意思解释:指人的每一个动作。 故事典故: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四回:可见古人一举一动,莫不令人归于正道,就是游戏之中,也都寓著劝世之意。 造句:她的~都象个多年的媳妇,麻利,老到,还带着点自得的劲儿。(老舍《骆驼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