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精品练习(附答案新人教版)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知能演练提升
一、选择题
1.繁体“戰”字,在印制书籍时烧成“ ”。中国发明这一技术是在( )
A.东汉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2.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的优点是( )
A.印刷量大为增加
B.印刷时可以套色
C.印刷质量明显提高
D.活字可以反复使用
3.“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这里介绍的是( )
A.雕版印刷术 B.火药的使用
C.指南针的发明 D.活字印刷术
4.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 )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瓦子的出现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5.右图是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的徽标,这一徽标中有最早的指南仪器图像。这一指南仪器是 ( )
A.罗盘针 B.司南 C.指南针 D.磁针
6.根据以下四个片段判断:①前身称司南;②宋代时加以改进和完善;③曾在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④被称为“航海的眼睛”。它是 ( )
A.指南针 B.印刷术
C.火药 D.造船技术
7.《宋史》记载:“又造突火枪……内安子窠 ,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