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为什么住在贾府?薛宝钗与贾府是有什么关系

:
>

  显而易见,王熙凤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权威,有的仅仅是一时的权势而已;靠山一倒,便寸步难行,一败涂地,任凭她再有管理才能也无力回天。

  还应该指出的是,正是王熙凤的这种贪婪和疯狂才给贾府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因此,王熙凤并不是贾府的维持会会长;恰恰相反,她是贾府真正的掘墓人。在《红楼梦》里,王熙凤的下场实际上是最惨的。这是完全符合历史逻辑的,也值得王熙凤的崇拜者们不断地深思和反省。

  贾探春是利益为重的积极改革者

  在《红楼梦》五十六回中,曹雪芹以一个章回的篇幅,完整地描绘了发生在大观园里的经济改革故事,并塑造了与王熙凤完全不同的管理权威贾探春、薛宝钗。

  为了克服贾府的经济危机,贾探春凭借自己对当时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市场经济的敏感,富有创意地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改革举措:采用公开竞标的方式,把大观园分包给园中的老妈妈们。这样一来,一个消费性的大观园就被改造成了一个生产性的种植园,捉襟见肘的贾府经济也因此找到了一个新的生长点。

  对于贾探春的经济改革,薛宝钗予以充分的支持。然而,在指导思想上,两人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贾探春对她的改革相当自负,鲜明地打出了她的改革旗号:“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穷尧舜之辞,背孔孟之道。”在贾探春看来,既然经济改革的目的在“利”,那么打出“背孔孟之道”的旗号就是顺理成章的。很显然,贾探春对于改革的思考是直线式的。

  为此,薛宝钗尖锐地批评她说:“你才办了两天的事,就利欲熏心。”薛宝钗指出:“若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世俗去了。”实质上就是要以孔子的“义利观”来指导这场经济改革,以防止改革滑向物欲横流的邪路。实事求是地说,薛宝钗的这一思想是非常深刻的。在薛宝钗的改革理念中,已自觉地包含了对于单纯商业利益的理性超越。薛宝钗的这一改革理念,应该说是曹雪芹为当时正在转型的中国社会重塑一个新的道德规范的积极尝试。

  尽管贾探春片面求利的改革指导思想受到了薛宝钗的批评,但她的直线式的思维模式却一时难以完全扭转。例如,贾探春只看到承包的种种好处:“一则园子有专定之人修理花木,自然一年好似一年了,也不用临时忙乱;二则也不至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不枉成年家在园中辛苦;四则也可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并打扫人等的工费,将此有余,以补不足,未为不可。”

  与贾探春不同,薛宝钗却考虑到承包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她清醒地意识到,能够直接承包并得到好处的只是少数人,大多数人心里仍是不服的。如果不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那么承包就可能因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而遭遇种种意想不到的挫折。因此,薛宝钗建议,承包者年终时拿出若干吊钱来分给也在园中辛苦的老妈妈们,让她们也能分享改革的成果。

>
显示更多

上一篇: 电力实习生月工作总结

下一篇: 电脑业务员实习总结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