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巧姐简介及结局

:
>

  接着,招烟花女子为媳妇(此外巧姐也别无出路),则更是要承受封建道德的巨大压力。在脂批看来:"老妪有忍耻之心,故后有招大姐之事。"其实,这正是在考验关头表现出一个农村劳动妇女的思想品质,大大高出于表面上维护着虚伪的封建道德的上层统治阶级的地方。

  贾巧姐终于从一个出身于公侯之门的千金,变成了一个在"荒村野店"里"纺绩"的劳动妇女,就象秦氏出殡途中宝玉所见的那个二丫头那样。与前半部十二钗所过的那种吟风弄月的寄生生活相反,巧姐走上了一条全新的自食其力的生活道路。于是,刘姥姥为巧姐取名所说的"遇难呈祥,逢凶化吉"得到了证验。

  巧姐的结局也寄托了曹雪芹自己一部分理想,不可能人人出家为僧如宝玉,为尼如惜春,大观园里的人该怎样寻找一条出路,或许归隐田园是一个好的终结。曹雪芹曾表达了自己对农家的向往,如宝玉识农具一节,还有在第17回借助贾政的话"倒是此处有些道理。固然系人力穿凿,此时一见,未免勾引起我归农之意"。但是曹雪芹极度厌恶假的田园生活。

  在17回里,在贾政表达对稻香村的喜爱同时,宝玉却认为稻香村不伦不类,不是真正的农家,是一种矫情。"宝玉忙答道:'老爷教训的固是,但古人常云'天然'二字,不知何意?'众人见宝玉牛心,都怪他呆痴不改。今见问'天然'二字,众人忙道:'别的都明白,为何连天然不知?'天然'者,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也。宝玉道:'却又来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宝玉认为真正的村落应当是二丫头或巧姐日后生活的村落那样,虽贫苦却乐于其中,那是一种自然之美。

>
显示更多
标签: 红楼梦 巧姐 结局

上一篇: 红楼梦中李纨是谁 红楼梦李纨简介

下一篇: 贾惜春是谁的女儿 贾惜春的性格特点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