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高骛远的例子
“我想起萨特的名剧《死无葬身之地》,那里的一个抵抗户外成员,名字叫索比埃,应对纳粹的酷刑,他说他愿意投降、招供,只要给他一杯酒。结果,趁着对方的疏忽,套爬上了窗台。他告诉人家,自我是个胆小鬼,如果真遭受拷打,他自我都怀疑自我可能屈服,但此刻他把握住了一个小小的机会,不必做胆小鬼了。
是的,他赢了,他从楼上跳了下去。
我尊敬这个人。他不是个坚强刚毅的人,却节省下最后这一点勇气,像节省下最后一颗子弹,成全了自我。
这样的选取,就应能够作为一个不太好高骛远的标准吧。
——史航《一些旧闻,一缕魂魄》”
我一向都知道自我是个胆小怯懦的人,看到关于烈士在被俘后如何忍受非人的折磨拷打,还坚贞不屈,英勇就义的故事,总是在想,要是换作我,我会怎样。我想我就应无法经受住肉体上的折磨,但是基于价值观的决定又决不齿也不愿做叛徒。我想这个故事给了一个最可行的解决方案。
就像生活中一样,无法坚强的应对太大的挫折和磨难,也不甘承受太多的痛苦和无奈的时候,该怎样办呢。既然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那就索性摆脱掉无法选取和左右的纠结,成全自我,把一切都放下好了。对于一个不够坚强刚毅、不能忍辱负重的人来说,这就应也是一个不太好高骛远的标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