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7.20.2《动物的发育》第2课时教案(苏科版)

:
>

第2节  动物的发育(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两栖类和昆虫等动物的发育过程
2.描述青蛙和家蚕等动物各个不同发育阶段的特点。
能力目标:
3.通过实验、图示等,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4.了解动物正常发育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对动物繁衍后代有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青蛙的生殖过程和发育特点。
2.难点:
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教学方法与指导】
学生根据课件上的图片,说出青蛙鸣叫的时间、意义,卵上面和下面的颜色有什么不同,小蝌蚪为什么找不到自己的妈妈。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形态、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师针对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述。这样有利于掌握学情,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分析。 激情、质疑、激发兴趣。
 自学指导(一)
观察图形,结合课本P113,分析讨论青青蛙的发育过程。

学生自学,通过图片,明确了小蝌蚪为什么总是找不到自己的妈妈。蝌蚪在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发生了很大变化。经历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是变态发育过程。
学习新知识
二、昆虫的发育
1、发育期(四个期)
卵—幼虫—蛹—成虫
 讲述: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幼虫,蛹最后才发育为成虫。如吐丝的家蚕,危害农作物的蝗虫较典型昆虫类动物。
首先学习家蚕:蚕与人类的关系
想一想:蚕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播放视频短片使学生带着上述问题观看短片,看后回答。
播放短片蚕宝宝的一生,提问:家蚕发育有哪几个期?
卵——幼虫——蛹——成虫
 

 


学生回答:家蚕全身是宝,体内有大量的蛋白质,经加工可食,它吐出丝做的茧加工制许多珍贵的丝织品供人用并且出国,历史上闻明丝绸之路,不是历史的见证吗?

学习新知识

 

&n

>
显示更多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标签: 动物的发育

上一篇: 八年级生物上册7.21.1《人体的生殖》教案(苏科版)

下一篇: 八年级生物上册7.20.2《动物的发育》第1课时教案(苏科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