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后训练(含解析共5套新人教版)
:
一、选择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B )
A.必须使用催化剂
B.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
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
D.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
解析:A项,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不需用催化剂;B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物质有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其中都含有氧元素;C项,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还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项,氧气有助燃的作用,验满时可用带火星的木条,不用燃着的火柴。故选B。
2.如图所示的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时也利用了这种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B导管连接在供氧钢瓶上
B.B导管连接在病人吸氧的塑料管上
C.该装置可以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解析:A导管连接在供氧钢瓶上,氧气可以和水充分接触,氧气不溶于水,可以观察到是否有氧气输出和输出速度;如果B导管连接在供氧钢瓶上,由于氧气的压力会使水进入病人身体内造成伤害。故选A。
3.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的混合物充分加热,直到无气体放出后停止加热,则剩余固体中有几种物质( B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解析:无气体放出后停止加热,说明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完全分解,高锰酸钾分解后的固体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氯酸钾分解后的固体有氯化钾。故选B。
4.下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C )
A.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C.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
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解析:给试管加热时,要先预热,不能直接加热,否则试管受热不均匀,可能会炸裂。故选C。
5.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 )
A
>
制取氧气一、选择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B )
A.必须使用催化剂
B.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
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
D.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
解析:A项,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不需用催化剂;B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物质有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其中都含有氧元素;C项,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还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项,氧气有助燃的作用,验满时可用带火星的木条,不用燃着的火柴。故选B。
2.如图所示的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时也利用了这种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B导管连接在供氧钢瓶上
B.B导管连接在病人吸氧的塑料管上
C.该装置可以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解析:A导管连接在供氧钢瓶上,氧气可以和水充分接触,氧气不溶于水,可以观察到是否有氧气输出和输出速度;如果B导管连接在供氧钢瓶上,由于氧气的压力会使水进入病人身体内造成伤害。故选A。
3.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的混合物充分加热,直到无气体放出后停止加热,则剩余固体中有几种物质( B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解析:无气体放出后停止加热,说明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完全分解,高锰酸钾分解后的固体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氯酸钾分解后的固体有氯化钾。故选B。
4.下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C )
A.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C.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
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解析:给试管加热时,要先预热,不能直接加热,否则试管受热不均匀,可能会炸裂。故选C。
5.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 )
A
>
显示更多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