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厂实习报告总结
(一) 混炼中心参观
时间:2015年9月14日上午
所谓炼胶工艺即通过原材料加工、塑炼及混炼等工艺过程,提高胶料塑性,并将各种配剂加入胶料,以得到备用混炼胶的过程。原材料的加工过程包括切胶、烘胶及破胶等。
生胶因粘度过高及均匀性较差等原因,难于加工,塑炼的作用即通过对生胶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提高其可塑性,以便于混炼中配合剂的混入及挤出压延成型等操作。混炼即将配合剂与塑炼生胶混到一起,获得混炼胶。
塑炼与混炼的对象为橡胶,橡胶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其中丁基橡胶主要用于充气轮胎的内胎。加入到橡胶中的配剂有补强剂(如炭黑、白炭黑)、填充剂(如碳酸钙)、防老剂(如熔点较高的蜡类)、软化剂(如芳烃油)、增塑剂(如塑解剂B)、促进剂、防焦剂及硫化体系等。
炼胶工艺用到的主要工艺设备有密炼机、开炼机(该厂很少使用)及辅助设备。密炼机主要是依靠转子的机械作用达到塑炼和混炼的目的。可以通过调节转子转速、温度、作用时间等改变混炼效果。辅助设备如双螺杆挤出压片机,胶片上行、称重装置。
混炼中心由四层楼层组成,工艺流程及各楼层分布如图5所示。
四层为自动加料层,即通过机械设备自动将炭黑、大粉料、小粉料、合成橡胶等加入生产线,并在三楼自动称量。
三楼除自动称量来自四楼的药料外,还有集中人工称量硫磺工序,称量由机器完成,并由自动记录系统记录时间、质量等信息,以便在后续工序出现问题时便于检查。生胶的塑炼也在三楼完成,生胶由机械设备自动称量和自动投料,塑炼好的胶料进入二楼下一道工序。
二楼为混炼车间,为二段混炼。第一段将塑炼胶、合成橡胶及大量填料混和,混炼胶在一楼经过双螺杆挤出压片机成为母炼胶片;母炼胶运到二楼,加入促进剂和硫磺经255密炼机进行最后的混炼(即第二段混炼),经过压片、冷却,成为终炼胶。胶料的冷却方式采用水和隔离液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