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如何训诫违规员工
管理者都希望员工遵守规章制度,为公司努力工作。要达到这个目的,通常有两种方法:奖励和惩戒。如果员工工作干得好,管理者通常会对员工采取赞赏、加薪、提升等奖励措施,以强化员工的行为,使他们把工作干得更好。如果员工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管理者通常会对员工进行训诫,以便使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训诫可以使员工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比如旷工、迟到、随便请假等等,是管理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但是如何训诫员工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而不至于使情况变得更坏,这里面有一定的讲究。
(一)事先要让员工了解公司的行为规范。
作为管理者,在对员工的违规行为进行训诫之前,应当让员工对公司的行为准则有充分的了解。如果员工不知道何种行为会招致惩罚,他们会认为训诫是不公平的,是管理者在故意找茬儿。因此,为公司制定一个行为规范并公之于众是至关重要的。
(二)训诫要讲求实效性。如果违规行为与训诫之间的时间间隔很长,训诫对员工产生的效果就会削弱。在员工违规之后迅速地进行训诫,员工会更倾向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是替自己狡辩。因此,一旦发现违规,要及时地进行训诫。当然,注意及时性的同时也不应该过于匆忙,一定要查清事实,公平处理。
(三)训诫要讲求一致性。
一致性要求对员工进行训诫要公平。如果以不一致的方式来处理违规行为,规章制度就会丧失效力,打击员工的士气。同时,员工也会对管理者执行规章的能力表示怀疑。当然,执行的要求并不是说对待每个人都完全相同。在训诫员工的时候,应该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对不同的员工进行不同的训诫时,应当使人相信这样的处理是有充分根据的。
(四)训诫必须对事不对人。
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训诫是因为员工的行为触犯了规则,因此训诫应当与员工的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与员工的人品联系在一起。要时刻记住,你训诫的是违规的行为,而不是违规的人。训诫之后,管理者应当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公平地对待员工。
(五)训诫时应当提出训诫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