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背一公斤”:公益不是施舍而是给予

:
>

  在安猪的理念里,“多背一公斤”不是一个组织,而是一个倡导新公益生活的发起者。他提倡参与者自行组团,多则40人,少则四五人,可同城,可跨区,只要志同道合,便可一起旅行。

  每次出发前,每个小分队的组织者都会事先与学校沟通,孩子们需要什么便背什么。而不是像以往的公益活动,单纯以自己的想法来决定孩子们的需求——拿一箱文体用品应对所有学校。实际上,在很多时候,孩子们缺少的并不是这些。像安猪就应邀背过10斤猪肉。有的朋友背过鸡蛋,有的朋友背过饭盒。还有的朋友甚至背过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去学校。

  2005年年初,几位背包旅行爱好者通过“多背一公斤”的网站加入到安猪组织的活动中,结伴踏上前往河北一所偏远小学的旅行。当淳朴的校长得知安猪一行来自北京时。特意邀请安猪给孩子们上一堂课。

  面对二十几个二年级的孩子,没有上课经验的安猪决定来一回老生常谈:“你们的理想是什么?”结果好多孩子并不知道理想是什么意思,于是他换了个问法:“你们长大后想做什么?”

  令安猪惊讶的是,大部分孩子说长大要当农民。有个小女孩还骄傲地说:“我长大要当工人,每月寄400元钱回家。”其实,孩子们对农民和工人的认识源于他们的父辈,或留守耕种,或进城务工,成为某工厂流水线上的一员。这让安猪意识到:单一的物质支持并不能开阔孩子们局限的视野,无法给孩子们一个可以对未来展开长远想象的空间。视野的局限远比物质匮乏更不利于他们的成长;除了物资,孩子们更需要信息。


  于是,安猪开始为“多背一公斤”设计更多的信息支持。他在“多背一公斤”的网站倡导参与者能背一些富有信息的物资去学校,能多跟孩子交流,甚至能给孩子们主动上一堂课,尽可能地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2006年8月,安猪辞去了IT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多背一公斤”网站的建设中。他往返在城市间,做调研、找资源,并将更多的、遍布全国的偏远学校的信息公布到网站上,方便全国的背包旅行爱好者能就近了解信息。同时。他还在网站上设置了互动环节,方便志愿者交流心得,分享感悟。

>
显示更多
标签: 盒子 戏剧 轻松

上一篇: 你听过一个快乐的咒语吗,叫“转念一想”

下一篇: 说说“末日预言”为啥不靠谱?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闽ICP备12022453号-17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